

采得长生不老草 献给天下多情人
走进奇秀雁荡山 寻访“铁皮仙草”源头
雁荡山铁皮石斛素有人间仙草之称,古时,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曾三顾雁荡,并掷笔而叹:“欲穷雁荡之胜,非飞仙不能!”
近代,作家莫言曾来到雁荡山,在观看“灵岩飞渡”时连连惊叹,现场挥毫写下了“雁荡药工巧如神,飞崖走壁踏青云,采得长生不老草,献给天下多情人”的感叹。
前者徐霞客感叹的是雁荡山的风景之奇;后者莫言则感叹的是雁荡山的“仙草”之神!
由于野生铁皮石斛对自然生态条件要求极其苛刻,自然繁殖率又极低,早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铁皮石斛就被国家列为重点保护的珍稀濒危药用植物。石斛专家张明教授介绍说:“石斛多附生于大的树干或岩石上。不能生长于普通的土壤中。开花多,结果极少,每果约有种子100万粒,种子细如粉尘,种胚的发育不超过球形阶段,又缺乏胚乳组织,必须飘落到非常适宜的环境才能萌发,自然条件的发芽率不及5%,且发育十分缓慢,起初仅为一细小的绿珠,光合作用面积很小,强度低,对环境条件要求十分严格,因此有性繁殖困难,繁殖系数低,生长慢,雁荡山仿野生铁皮石斛遵循铁皮石斛的本性,攻克种种技术难关,将铁皮石斛种植到了雁荡山的树上,让基地小气候与周围群山大气候融为一体,以真实原生态取代人工种植,这即是雁荡山仿野生铁皮石斛的“山里种养”模式。
雁荡山因“岗顶有湖,芦苇丛生,结草为荡,秋雁宿之”而得名。但令世人更感惊奇的是,从古至今当地流传着这样的故事:乐清一带,当有危重病人处于生命垂危之时,人们会想方设法冒着生命危险从雁荡山高耸入云的悬崖峭壁上采来“仙草”,将其汁液喂入病人口中,令病人“起死回生”。
这种说法虽然有传奇色彩,但据记载,民间确实存在着这种被称为“救命仙草”的药材,它的学名叫做“铁皮石斛”。铁皮石斛是我国最珍贵的中药材之一,被尊列为“中华九大仙草”之首,素有“药中黄金”之美称。
为揭开“救命仙草”之迷,健康养生考察团的工作人员驱车500公里 深入铁皮基地考察。早上8点,夏天的太阳已经有些火辣辣的了,车行驶在村道间,湿润的空气紧裹着皮肤,让人感到一丝凉意的同时不禁感叹:这里的空气真好!
沿村道盘山而上,通往雁荡山景区的山路崎岖蜿蜒,但多是平坦的水泥路,半山腰上是成片成片的大树,行驶于山间就似被整个绿帐包围着,还能听到叮咚婉转的流水声,处处显现夏日的勃勃生机。到了半山腰后,越往上走汽车行驶越艰难,水泥路也到头了,我们只好下车徒步继续往上走。
为何养在雁荡山里?——累积有效成分!
当工作人员再次来到“雁荡山铁皮石斛仿野生种植基地时”时,依旧掩饰不住内心的惊叹。“跟平时在店里看到的一根根铁皮石斛完全不同,这里的铁皮石斛全部都长在树上,一簇簇绿意盎然地迎接着阳光和雨露,让我们感受到一股来自大自然的顽强生命力,连驱车500多公里的疲惫也被眼前铁皮石斛带来的喜悦取而代之。 ”
铁皮石斛为什么要养在雁荡山里?《本草从新》记载,铁皮石斛“味甘者良,温州最上、广西略次、广东最下”,温州石斛就主生于雁荡山。雁荡山生态环境极佳,土壤肥沃,水质纯净,年均气温18.1摄氏度,年均湿度在72%以上,无霜期为270天,有利于植物的代谢,使植物的营养物质得以更多的积累和贮存。因此,生长在多雾、高湿、无霜、荫凉、无污染的雁荡山仿野生铁皮石斛,其黏度高,嚼而无渣,品质特级!
夏养生重在滋阴润燥
吃铁皮枫斗正当时,夏季是阳气最盛的季节,气候炎热而生机旺盛。此时是新陈代谢的时期,阳气外发,伏阴在内,气血运行亦相应地旺盛起来,活跃于机体表面。夏天的特点是燥热,“热”以“凉”克之,“燥”以“清”驱之,铁皮石斛具有滋阴清热、生津益胃、润肺止咳,明目强身等功效。因此,清燥解热是夏季养生的关键。盛夏酷暑蒸灼,人易感到困倦烦躁和闷热不安,因此首先要使自己的思想平静下来,神清气静,做到神清气和,切忌暴怒,以防心火内生,每天一勺铁皮石斛加西洋参粉效果更佳。
铁皮枫斗作为滋阴清补圣品,是立春滋阴润燥的不二之选。《神农本草经》称其“性味甘寒,入胃、肾、肺经,补肺、胃、肾养精,补五脏虚劳羸瘦,强阴益精,久服厚肠胃,轻身延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