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目标“水质改善、水系畅活、生态修复、景观优化、功能提升”——
如泰运河(如东段)整治工作有序推进
本报讯 (记者 俞慧娟 通讯员 方徐) 经过两个多月的整治,如泰运河(马塘段)河道大变样,站在马塘镇亚苏桥远远望去,河水清澈,河道畅通,两岸披绿,微风吹来,宛如置身画中。沿线的老百姓说:“多亏了整治工作的开展,才让昔日河水脏污、渔网密布的如泰运河换了一副新‘面孔’”。
如泰运河贯穿南通东西,是江苏省的主要航道之一,也是下游地区引水、渔业养殖、生产用水的重要来源。运河全长142.7公里,如东境内74.16公里,流经双甸、岔河、马塘、高新区、大豫5个镇(区),44个村,境内与14条二级河相连。由于沿线居民集聚,加之工业企业点源污染、农业面源污染尚未得到有效控制等因素,如泰运河一直存在水质状况差、水体污染源多、岸线占用率高、入河排口多等问题,河道综合环境亟待提升。
今年5月底,一场保卫如泰运河的“攻坚战”正式打响,我县全面展开如泰运河水污染防治和水环境整治工作。各镇区迅速行动,开展清理垃圾网具、打捞沉船专项整治行动。截至目前,清理建筑垃圾、生活垃圾、农作物垃圾等共计3180吨,清理河中网具17处;如泰运河两侧禁养区内72家畜禽养殖场已全部关闭;如泰运河沉船打捞工作已经挂网进行招投标,预计9月份队伍进场,开始沉船打捞工作。
县委、县政府对如泰运河整治工作十分重视,县委书记潘建华曾多次强调,要以有力举措,全力打造绿色如东、水韵如东,为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水资源和水生态保障;上周五,县委副书记、县长沈峻峰专题调研,并就如泰运河(如东段)整治方案提出进一步优化建议。根据方案,近期,县水务局将联合县环保局及沿线五个镇(区)开展如泰运河两岸排水口的核实工作,以确保准确掌握沿河排水口数量、位置、类型、排水等各种情况,排除近期关闭、归并、整改的排水口;拟在河道镇界处、问题河道支河口处增加监测断面共3个,为精准施策提供数据保障;《一河一策》编制工作已经挂网招标,预计编制工作10月底前完成;结合“三河六岸”整治工作,《如泰运河违建拆除方案》也正在加紧制定之中,预计9月份正式启动沿河棚披违建拆除工作。此外,为实现河道生态修复,我县一方面将实施如泰运河县城城区段生态景观工程,计划将于今年年底开工建设,另一方面实施绿色水岸建设,制定如泰运河沿线城镇两岸整治规划,按照森林城市规划要求(如泰运河单侧绿化带平均宽度不少于50米,二级支流不少于30米、三级支流不少于15米),组织实施退耕还林、拆违补植、补绿提档,以涵养水源、固土护坡,营造水绿交映生态景观,制定规划将于12月底前完成。此外,按照南通市如泰运河综合整治方案的要求,我县在如泰运河县城段北侧设立生态拦截系统,将有效拦截吸附水体污染物,增强了生态修复能力,投入近3亿元的生态拦截郊野公园将于今年年底开始建设。
根据整治目标,到2020年,如泰运河流域将基本实现“水质改善、水系畅活、生态修复、景观优化、功能提升”的总体目标,基本形成“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现代化河网水系。同时,我县将建立河道管护长效机制,促使如泰运河管护规范化、常态化,从而全面提升河道水质,持续改善河道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