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2020年11月20日

上一期 下一期
第三版:怡 书 苑
2020年11月20日

我看见思念的去处

□ 薛佳妮

阅读量:806    本文字数:904

深沉的爱无声,长久的情平淡。

读完余先生的《此心安处,便是吾乡》,我便明了了。家,是生命开始的地方,是游子一生寻觅的心安处,也是遮风挡雨的避风港。因此苦苦寻觅无果的失落便成了乡愁,情到浓时浓转淡,乡愁悄无声息地插入了余光中的字里行间。未有一处道出乡愁,却处处显乡思。思念的去处是故乡。

乡思是潜藏游子内心深处的情愫,李白的望月思乡,杜甫的家书万金,思乡之情的绵长忧伤,是狐死首丘般深入骨髓的思念。这也造就了余光中成为一代“乡愁诗人”,每次迫不得已的奔波流离,没有迁居的欢喜,只余蒲公英般连根拔起的痛苦。这样的经历,让余老先生的文章不拘定式,却纯真依旧。

他说“20年后,从这岛上出发的,是一个白发侵鬓的中年人,狼烟在对岸,长江的涛声在故宫的卷卷轴轴,在一吟三叹息的《念奴娇》里,旧大陆日远,新大陆日近。他乡生白发,旧国见青山。可爱的是旧国的山不改其音,可悲的是异乡人的发不能长保其不白。”

一如《风筝与线》开篇所写“每一次离开是一次剧烈的连根拔起”,这是与故乡愈发遥远的游子的哀嚎,是诗人永远无法踏上回乡的路的自嘲,是乡愁最真切的写照。诚然,这份乡愁是故乡故居故知的思念,但追根溯源,这是对祖国无法言喻的爱,一种血液里流淌的生生不息的情愫。即使无法诉说,也是深深植根于心底的情谊。

柯尔律治有说:爱家的人才能爱国。

古有同仇敌忾的爱国之心,今有百折不挠的爱国之情。爱国是自古以来中华文人的标配,只因五千年来传承的报国思想。既无法回到洋溢菊香与兰香的中国,他便一手堆砌了满是祖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家园,盛放永不磨灭的文化之光和爱国之心。

由《乡愁》起笔,余老先生道明《春天,遂想起》里对旧时江南的依恋,诉诸《招魂的短笛》里对大陆母亲的眷恋,写尽《当我死时》里对祖国的至爱,勾勒出心中最浓烈的情感……爱国,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核心思想,是身处远地的游子联系华夏大地的精神纽带,是中华民族最凝聚心神的力量。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正是这种爱国精神使华夏文明绵延至今……

这种与生俱来的情感定是使海岸另一端的余先生魂牵梦绕,难以释怀。我看见,我看见这思念的去处是中国。浓烈的乡愁给予了人念头,正是这念头使人心安。此心安处是吾乡……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