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2021年01月13日

上一期 下一期
第四版:两会特刊
2021年01月13日

展望未来 我们信心百倍

阅读量:2564    本文字数:3469

“十四五”政府工作的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工作重要指示要求,着眼“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贯彻向海战略为契机,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全面做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优生态、防风险各项工作,促进城乡统筹、产业转型、速度提升、总量攀升,勇当长三角沿海高质量发展排头兵。

 

 

做到“六个坚持”

 

坚持把新理念作为新发展阶段的战略指引

坚持把强统筹作为新发展阶段的有力抓手

坚持把提效能作为新发展阶段的重要支撑

坚持把优环境作为新发展阶段的内在要求

坚持把惠民生作为新发展阶段的不懈追求

坚持把重安全作为新发展阶段的基础保障

 

 

实现“四个突破”

 

实现经济总量的突破

到“十四五”末,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600亿元,年均增长6.5%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突破100亿元,年均增长11%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8.5%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6%左右,进出口总额累计达到2200亿元,年均增长4.5%左右。

 

实现产业结构的突破

工业应税销售突破3800亿元,年均增长14.9%左右,高新技术产业、新兴产业产值占比分别达到50%、35%左右。服务业应税销售突破1800亿元,建筑业总产值突破1000亿元,二三产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95%。高标准农田占比达到90%,绿色优质农产品占比达到70%。

 

实现城市能级的突破

持续增强城市吸纳能力和辐射能力,积极打造长三角北翼独具特色的滨海新城,全力争创国家园林县城和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县,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5%左右。

 

实现区域地位的突破

主要经济指标在全市“保持增速领先,实现份额提升”,百强排名进入长三角沿海县市第一方阵,创成国家级开发园区,蝉联全国文明城市,建设成为全市跨越发展增长极、全省向海战略先导区、全国绿色能源示范城。

 

 

2021年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

 

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左右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5.8%以上

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6%以上

进出口总额增长4%

城乡居民收入增长快于经济增长

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以内

研发经费支出占GDP比重达到2.66%

节能减排和环境质量完成省市下达目标任务

生产安全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明显下降

 

 

重点抓好七个方面

 

更实举措壮大实体经济,着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围绕“2+2+2”新型产业体系,加强对产业发展的规划和政策支持,推动新能源、新材料、安全防护等集群整体跃升,力争全年实现工业应税销售2100亿元。

推动企业培大育强 着力打造一批大企业集群,力争全年新培育应税销售5亿元以上企业8家、10亿元以上企业4家、50亿元以上企业1家。抢抓资本市场改革机遇,力争全年新增税收超亿元企业4家、上市企业2家。支持企业深耕主业,专注细分领域,力争新增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1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家。

构建向海战略示范 立足港口、海洋资源和土地优势,优化整合沿海区域空间利用和产业布局,科学划分陆海连接空间,明确港口产业区、滨海旅游区和生态保护区功能定位,促进“三生”融合发展和海洋经济提升。

 

更高质量推动项目建设,着力增强经济发展动能

 

提标项目招引 注重定向、定链招商,实施重点产业“链长制”,确保全年引进亿元以上项目100个、10亿元以上项目30个,全力突破100亿元以上重特大项目,为扩投入、稳增长提供不竭动力。

提速项目建设 加快桐昆二期、威名新材料、中化植保产业园二期等重大项目开工建设,确保全年新开工10亿元以上项目不少于25个。推进金光一期、桐昆一期等项目正式投产,如东海上风电场等重大能源项目并网发电。

提升项目质态 始终把项目质量放在首位,加大“5G+工业互联网”研发力度,抢占产业发展制高点,力争全年新增两化融合重点项目30个、星级上云企业15家,新建5G基站480个。

 

更深层次优化发展环境,着力释放市场主体活力

 

全面深化改革开放 持续巩固“2330”改革成果,实现“进一次门、查多项事”,进一步提升政务效能。鼓励重点外资企业增资扩股,支持外贸企业设立境外加工贸易基地,拓展产销渠道,力争全年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400亿元。

不断强化创新驱动 围绕产业链布局创新链,形成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的创新格局。力争全年新培育高新技术企业120家以上,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达到47.5%,实施产学研项目120个以上。

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深入开展政银企保对接活动,全面推动融资担保风险分担机制,缓解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精心办好金牛奖、金梧桐奖、县长质量奖等评选活动,努力营造尊重企业家、爱护企业家、支持企业家的浓厚氛围,培养造就一支“张謇式”如商队伍。

 

更广领域深化乡村振兴,着力拓宽富民增收渠道

 

促进特色产业发展 牢牢守住160万亩耕地红线,严防耕地“非农化”“非粮化”,完成高标准农田建设不少于12万亩。完善渔业基础设施,全力推进洋口外闸枢纽加固改造和刘埠渔港建设运营。大力引进和培育新型优质农业龙头企业,力争全年新增8家以上。培育新型合作农场80家以上。

推进宜居乡村建设 深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扎实推进省级生态循环农业试点村建设,培育一批省级特色田园乡村、美丽宜居乡村,积极创建国家级“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加快桃李春风、新农利合等项目建设,开发独具特色的乡村观光旅游路线,全力打造以外农区为主体的南通最美海岸带。

加快富民强村步伐 深入开展“百企联百村,共走振兴路”活动,不断增强村级集体经济“造血”功能。加强监测预警和动态帮扶,防止脱贫人口返贫和边缘人口致贫。培育新型职业农民1500人以上。

 

更高水平推进城市更新,着力形成一体发展格局

 

提升城镇功能品质 加快改造珠江路、人民南路等市政道路,精心打造鹤鸣公园、如意湾等特色游园,全面建成“三河六岸”工程。坚持高起点、高品位、高效率规划建设河东片区,加快三号街区、雨润等项目建设。

完善综合交通体系 全力做好通苏嘉甬高铁如东延伸段、如通苏湖城际铁路、新省道222如东段等重大工程前期工作,完成如东高铁站规划选址和高铁线位确定。加快洋吕铁路、洋通高速二期、洋沙线工程建设,构筑覆盖全县、内联外通、绿色便捷的现代交通网络。

巩固深化创建成果 扎实做好城市微治理和微改造,加强新汽车客运站周边秩序整治,高标准实施老旧小区改造、废品回收经营整治、农贸市场升级等项目,力争建成二手车、花木等专业市场。扩大县城垃圾分类覆盖面,推进县城无物业小区物业化管理。加大停车泊位建设,倡导绿色、共享出行,着力解决停车难、停车乱问题。

 

更强决心建设美丽如东,着力营造良好人居环境

 

加快绿色转型发展 严把项目准入门槛,加大节能减排力度,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实现产业转“优”转“绿”。以全国绿色能源示范城建设为引领,加大绿色清洁能源的供给和消费,努力构建“绿富美”的生态经济体系。

深化污染防治攻坚 严格落实河长制、断面长制、点位长制和湾(滩)长制,持续开展“清水绿岸”提质行动,确保市考以上断面和近岸海域水质稳定达标。积极推进重点区域、重点行业废气治理,实现PM2.5和臭氧浓度“双控双减”。 ?

加强生态环境治理 实施县城污水处理设施扩量提质增效工程,建成10个分散式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示范区,加快“10+3”必接整治,不断提升乡镇污水处理厂运行能力。加快建设如泰运河、掘苴河生态湿地。深入开展“散乱污”企业和浸胶手套等重点行业专项整治,实现清洁生产和达标排放。

 

更优质量注重民生改善,着力提升群众幸福指数

 

夯实社会保障基础 大力实施稳岗、减负、扩就业政策,着力解决结构性就业矛盾,全年新增城镇就业8000人以上。常态化落实被征地农民和退役军人进保衔接,稳步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新增职工养老保险不少于1.6万人。深化医保支付方式和医药价格综合改革,提升医保服务水平。实施农村敬老院双改造双提升,鼓励社会资本投向养老领域,加快构建多元化养老服务体系。

优化公共服务体系 积极创建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加快推进如东第一高级中学、友谊路小学、海韵幼儿园等重点工程。加快区域医疗卫生中心和医联体建设,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健全完善常态化疫情防控机制,加快公共卫生临床应急中心建设。

守牢安全生产底线 扎实开展“安全生产隐患整改年”行动,围绕危化品、道路交通、建筑施工、海上作业等重点行业领域,纵深推进风险防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坚决淘汰低端落后产能,从源头上减少安全隐患。

增强社会治理实效 深化平安如东建设,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常态化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实施新一代雪亮技防工程建设,逐步向农村和社区延伸,增强公共安全保障能力。健全维护群众权益机制,做好信访积案化解,积极创建国家级信访工作“三无”县,确保社会大局平安稳定。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