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区医务人员
做健康“守门人” 让居民有“医”靠
□ 全媒体记者 袁嘉翊 吴莎莎
阅读量:728 本文字数:919“这几天,您身体感觉怎么样?有没有哪里不舒服?”前天下午,县城古池社区服务站站长周建华和同事朱学峰来到他们负责的辖区,为80岁的解庆传老人送去医疗服务。他们耐心询问老人的身体状况、用药情况,并给老人测量血压。
朱学峰是古池社区服务站的一名医生,他告诉记者,除此以外,他还要指导老人正确用药,包括慢性病如何控制、饮食生活如何注意等。“我们夫妻俩腿不太好,也不方便去医院测血糖血压,社区的医生一个月来两三次,为我们服务,态度特别好,处处为我着想,很周到。”解庆传老人说。
随后,周建华来到社区的一位产妇家中,对产妇和新生儿进行健康检查。“这家产妇生了双胞胎,今天是规定的上门服务的日子。”周建华告诉记者,由于产妇、新生儿的上门时间是固定的,有时候遇到周六周日,他们也要上门,“我们以他们的时间为准,放弃自己的休息时间很正常。”
社区医务人员是基层健康的“守门人”,他们用专业、热心、耐心,认真履行着职责。他们不仅坚守在基层一线,为老百姓提供健康管理和基本医疗服务,成了社区百姓的贴心人。国家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中的每一项,都必须一丝不苟地去完成。为了给社区居民提供安全有效便捷的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服务,去年,服务站面对面建档810份,65岁以上老年人免费体检940人。同时对慢性病人及时随访791次,家庭医生签约1327人,确保重点人群人人签约,对腿脚不方便、长期卧床患者主动上门服务。对管辖范围内的精神病人和肺结核病人及时回访,对35岁以上人群做好血糖筛查,孕产妇和新生儿根据规范访视,0至6儿童及时打电话通知体检。
朱学峰告诉记者,他们和坐诊的医生不同,更多的时候是在基层走。无论刮风下雨还是酷暑,只要居民有电话来了,他们就要第一时间赶到居民家中了解情况,“像我们社区还有一些精神病人,他们的父母年纪都大了,家庭经济状态也不好,我们会对这部分人群多一些关心,不上门的时候就多打电话了解他们的情况。疫情发生后,我们还要给居家隔离的人指导消毒工作,每天上门测量体温。”
社区医务人员的工作辛苦,但是对于他们来说,做好居民健康的“守门人”,这是责任,义不容辞。“作为在基层服务的一线医务工作者,我要做的就是坚守自己的岗位,让社区人人都享有卫生保健的权利,我们苦一些、累一些没关系。”周建华笑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