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2021年11月24日

上一期 下一期
第四版:文化如东
2021年11月24日

丰利“双灰山”的由来

□ 冒建国

阅读量:1039 本文字数:598

在我县丰利镇南乡有个地方叫“双灰山”,苏北抗日史上有名的“双灰山战斗”就发生在这里。

在南通除了南通长江边有狼山等5个小山外,江平原是一马平川,平展无垠,如东哪儿来了一座“双灰山”呢?据史料记载:丰利东南乡在古代是一片荒地。后来,一个大地主圈地为主,霸为己有。他雇用了大批农民,在这片荒地上挖“荡沟”,长“红草”(一种有硬梗、高而多叶的烧锅用草或夹枨用草),从此成了一大草荡。年年冬天,从这里砟出大量的“大个头草”(捆着的枯黄的红草),车载船装,运到丰利、马塘、掘港等地方去卖钱,甚至送到通州去换杉木。真是“草船一开,白银万两,老板发财。”可是当地穷苦的农民年年荡田去刈草,年年肚皮吃不饱,年年锅底没草烧,年年心里如刀绞。

一年冬天,红草长得特别好,这就苦了农民,草高草密难刈呀!他们起早贪黑一连做了多少天才刈倒捆好。几个农民坐在荡沟边上喘气,你一言我一语倒出了满肚子的苦水,决定叫地主老财尝尝农民的滋味。于是把捆起来的大个子草用铁鎝一挑,在荡中心一个地方叠起了两个小山般的大草垛。地主看了多开心呀,眼看又是一大笔白花花的银子要到手了。

就在这天夜里,白天留下的一个小伙子点火烧着两个草垛, 然后沿着荡沟坎跑回家中。地主住在老远的庄院里,发现草荡里火光冲天,知道大势不妙,连忙喊人去救火。谁想只一袋烟的工夫,熊熊的大火就把两个大草垛烧光了,只剩下两个草灰堆子,远看好象两座山。从此,人们便叫这里为“双灰山”。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