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2022年01月07日

上一期 下一期
第四版:书香如东
2022年01月07日

读智慧之书 助力孩子健康成长

——有感于《写给中学生的心理学》

□ 缪丽华

阅读量:1140    本文字数:1561

博尔赫斯曾说:“这个世界上如果真的有天堂,那一定是图书馆的模样。”千百年来,书籍永远是人类思想的领航员。不论科技如何更迭,人类如何发展,阅读带给人们的东西,永远不会被取代。

在倡导共读共写的新时代,我要推荐给大家的《写给中学生的心理学》这本书,是华东师范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应用心理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应用心理学系系主任崔丽娟所著。这是一本关于大众心理学科普知识的畅销书。当你认真地读完,就会发现,作者用怎样触动人心的文字带领人们探索心理学的基本知识,是怎样通过有趣的心理学案例与故事,帮助人们从心理的视角去解读生活、理解社会,让人们从客观而专业的心理学而非玄学中得到启迪与思考。

我对这本书的第二部分阅读感受特别深刻。第二部分从心理学的视角拓展开来,让我们从一个孩子的日常生活行为,看出他成长的原生家庭、学校以及周围环境带给孩子的成长印迹和影响。

作为一名从事精神卫生工作三十多年和心理咨询工作十多年的医务人员,我感触颇深。

儿童青少年时期,随着生理的不断成熟和认知能力的提高,孩子们开始形成自我概念,固化与他人互动的方式,学会服从规则和运用规则,掌握解决冲突的方法,了解如何与异性相处,积累将来成为独立个体、承担社会责任的必要技能。这期间需要完成两方面的发展任务:一是社会生存技能;二是身心健康发展。

青少年正处于探索同一性、建立身份认同的关键期,进入青春期之后,自我意识增强,内心冲突增多,对异性充满着好奇,心理敏感,特别在意他人的看法,易受周围环境的影响,是心理问题的高发期。关注青少年心理健康,温暖守护青少年心理发展,更好地了解青少年心声,是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共同责任。本书阐述了家庭、学校、社会如何从不同层面渗透心理学知识以帮助孩子身心健康成长,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每个孩子都是宇宙里独特的一束光,都有他生命原力和底色。我们中国人有句古语:“不打不成器。”这样家庭模式成长起来的孩子身心健康严重地受到影响,孩子从小在家庭里缺乏安全感、低自尊、低价值感,这样的孩子走进学校,有的遭受同学欺凌而不敢言,忍气吞声;有的因为一件件平常小事的叠加,导致厌学、自残自伤乃至放弃生命,令人痛心不已。

奥地利有个心理学家叫阿德勒,他有句话至今广为流传。他说,幸福的人用童年治愈一生,但是不幸的人却用一生在治愈童年。家庭要为孩子营造一个温馨的港湾,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永远是孩子成长中的引领者、支持者和保护者。书中《孟母三迁》的故事、《家庭教育中的蝴蝶效应》、《别让孩子成为暴君——观察学习》、《社会教化下的博弈——服从》等,无不给人以深刻启迪。

利用配套效应——以优势带动劣势。无论在家庭,还是在学校,都很适用。我们要充分看到孩子的闪光点并编织成优质“睡袍”,帮助孩子找到生命的原力,建立自信和目标,带动孩子综合能力的发展。

老师的教导有度——注意超限效应。要充分利用小组团体的学习智慧、榜样的力量,带动孩子提升学习效能。用一点点来——登门槛效应,把远大目标分解成可实施的一个个小目标,以提升孩子的信心,最终促进困难的解决。

在使用惩罚时,应该遵循的原则是:首先要有明确的规则,要有大家共同遵守的、平等的制度约定。惩罚时,首先要让孩子知道犯了何种错误;其次,只对要改正的行为做出惩罚;惩罚的时候要考虑目的是什么;在实施惩罚时,要考虑孩子的心理特征和个体差异,而不能伤害孩子的自尊心,以免引起孩子习得性无助,甚至造成孩子的身心损害。

当下,儿童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事关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培养,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已经成为党中央、教育部门、社会各界关注的重点。

在国家出台的“双减”政策背景下,如何帮助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带给大家一系列思考的同时,笔者建议大家尤其是父母们不妨读读这本书,一定能从中找到答案。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