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2023年03月22日

上一期 下一期
第三版:文艺
2023年03月22日

双甸街上的永茂药栈

□ 丁德全 钱山柏

阅读量:2276 本文字数:894

 

解放前,双甸东西街上共有五家药店:“天寿堂”由任和善开设,“义生栈”由徐甫卿开设,“仁和堂”由徐立贤开设,“永春堂”由袁汉卿开设,“永茂药栈”由李宏甫、严寿朋开设。这些药店不但经营中药,还加工丸、散、膏、丹,为百姓就医买药提供方便。其中有义生药栈和永茂药栈两家分别开设在东、西街,还经营药材批发,生意兴隆。

周边乡邻的医生看病开药多数推荐到义生和永茂药栈购药。当时有位家住汤园的老中医,名叫陈馨甫,家中几代和永茂药栈交情甚深。陈馨甫还将家中药橱租给永茂药栈使用。当时永茂药栈门前写有一副楹联,上联为“永年妙品搜罗广”,下联为“茂草多材切磋成”,横联是“永年益寿,茂树常春”。陈馨甫的父亲在清同治八年(1869年)阴历二月,请南通书法家黄文田书写一块用柞真木制成的矩形药匾,该药匾为矩型,共3块,全长4米,宽30厘米,厚2厘米,悬挂在永茂药栈的药橱顶尖。药匾呈赭色,木刻阴文,字显白色,色泽尚鲜。匾文是神农氏炎帝教授农业、发明医药的故事。全文169个字,今加标点记述如下:“炎帝神农氏,以火德王少典氏之君,娶于有虫乔氏之女曰安登,生二子焉。长曰石年,育于姜水,故以姜为姓。以火德代伏羲氏,治天下,故曰炎帝。都陈迁于曲阜,初艺五谷,尝百草制医药。古者民茹草木之实,食禽兽之肉,未知稼穑。炎帝因天时地宜,教民艺五谷。民有疾病未知药石。炎帝始味草木之灌,察其寒湿平热之性,辨其君臣佐使之义。尝曰而遇十毒,神而化之,遂作书以癔民疾。而医道自此始矣。同治己巳仲春月,黄文田书。”

此药匾一直放在永茂药栈橱顶上。1954年公私合营,五家药店合并为一家,以永茂为基地定名为“永茂成药店”。当时任宝成为抓总,所以永茂药栈加了一个“成”字。袁汉卿为私方代表,陈宝旺为公方代表。前有4间屋为店面,后有三间为仓库炊房,总人数12人。1956年改制为医药合作商店,并将袁汉卿之子袁树荣调至药店负责。1970年又进行医药合一改革,由公社医院吴名富经手,将此药店并入医院,由医院统一管理。药店仍设在双甸大桥北首永茂药栈原址。此刻那块药匾仍放在药橱顶上。“文革”中药店职工设法保护,药匾得以保存。此匾在2003年被一古董商看中,以8000元的价格将此药匾及药橱购一并收购。至此,药匾再无音信。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