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洱海宁静如镜(外二)
□ 丁康权
我来到杨丽萍
每天清晨
用洱海的水梳头的地方
在聆听苍山的拂动
洱海与杨丽萍
碧波与翩翩舞姿
这一山
那一海
相乳交融
漫步中迎来洱海的风
吹打我的面肤
遥望对面
专职摄影师的拍摄下
我们自行车飞驰洱海的身影
收获秋日的笑容
风吹苍山
雨拍洱海
我们的思想在倒映中碰撞
翻阅着杨丽萍洱海文化的舞曲
夜幕降临
星光如此璀璨
直射游客心房
曾经的风花雪月
星光闪烁着心醉
苍山翠绿环绕
洱海宁静如镜
苍山之巅
云雾缥缈
洱海之畔
水天相接
演绎一段凄美的傣族爱情
铭刻在游客忘怀的记忆里
这是一夜风花雨月
又是一夜故事的开始
见证千年的历史
大理与喜州的简居旅游
看着喜州古镇导航定位
西倚苍山
东临洱海
一直就想吃上一口
破酥粑粑
还是央视上榜品牌
比普通粑粑多出12元人民币
简直没有厘清两个古镇
简居旅游
仿佛北京的后悔与什刹海关系
缠倦缠绵
灿灿温暖走进这头
又闯进那头
人,揽入镜头
攘动着悠闲的张力
疫情后的岁月静好
不知从祖国哪个地方
来到这里
午后细雨的大理
顶棚荷叶畔
用手戏弄翠绿粉红的荷花
雨下荷的清凉
还欠下清风二两惆怅
大理喜镇的走向
没有设置北方恩波亭和听鹂轩
却有云南的沉浸和悠柔
我把玩着大理古镇的水滴
荡漾出了一个湖面
一片情意生发我写诗的灵感
这位悠闲的傣族姑娘
嫣然地在喜州古楼上一笑
将破酥粑粑贴上
白族小吃的醇香可口
住在民宿小院的东头
九龙瀑布飞流直下
两处简居
品茶赏景
白云飘飘
感慨出多彩的孔雀
展屏在天然氧吧的小镇
给白族古城千年眼
给老街带来祥吉的音符
走进勐焕大金塔
(一)
我站在边陲小镇的蓝天下
倚靠着四柱金光
遥想远古的萨迦王朝
曾经的沧桑与辉煌
走上山巅
目睹诵经的僧人
守护着默默的勐焕大金塔
癸卯兔年七月二十三日
从无锡来到德宏芒市的金塔脚下
寻找到丁氏发源于河南兰考
柯氏图腾的象征
周成王会诸侯于柯山
人口约110万
在百家姓中排145位
丁字型塔柱与我的因缘
从中寻觅到佛的菩提记
成就我涅槃之智慧
记载着释迦摩尼佛的六年苦修
四十八天蝉定降服一切魔障
佛陀成了释迦摩尼
伽耶成了菩提伽耶
我在圣菩提树下祈祷
用星云大师赞美的诗句
众生的精神有了寄托
众生的心灵有了皈依
(二)
昨天重走腾冲司莫拉瓦族村庄
今天又感受到火山热海的温泉
40℃的琉磺水
蓝天白云的日子
环望润美的缅甸文字
将观音菩萨与弥勒佛连成一片
肃穆而宁静
露出彩云法雨的笑容
我翻阅塔尔寺宗喀巴大师全传
格鲁派黄教的创始人
培化出两位大智慧的徒弟
克珠杰(一世班禅)和根敦珠巴(一世达赖)
相差六岁的两位弟子将藏传佛教
一直传诵到今天
我一直将藏传与南传
作为佛教研究的根
从南传的滴水回响功德
去感悟滴水仪式
从藏传的四大派别中
重温宗喀巴大师的传道
集四法印达到成佛的境界
从饮茶品茗中
悟道人生苦、集、灭、道的真谛
(三)
我也在默默守护着这座古金塔
见证这片云南土地的兴衰
中国三大佛教文化
在集聚
绿水潺潺流
青山翠绕着勐焕大金塔
佛陀的音容仍在
我又从塔身上感受到
传统文化的精髓所在
更能承载着小我与大我
碰撞出火花
显现星云大师玲珑剔透的普照
闪耀着傣族文明的璀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