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2024年03月15日

上一期 下一期
第四版:如东记忆
2024年03月15日

双灰山伏击战

□ 陈日铭

阅读量:3500 本文字数:1749

双灰山位于今如东县丰利镇东南10多公里处。当年确实有两座山,不过,并不是真正意义的两座山。相传100多年前,这里有一个大草荡,每年春夏,草荡里茂密的红草长得有一人多高。一年秋后,一大户人家从草荡里斫来许多红草,堆了两个大草垛,有小楼房那么高。不料,一日遭遇雷击,引发大火,把草垛全部烧光,变成了两个像小山似的灰堆(两个灰堆遗存了若干年,现无痕迹。现在可见的是遗留下来的一座土墩,是当年的瞭望塔),于是“双灰山”就成了这里的地名。

由于人们对“双灰山”的印象比较深刻,因而,“双灰山”远近闻名。翻开《如皋县志》(如东历史上被称为如皋东乡),可见到这样的记载:“相传该处昔有薪二堆,高丈余,历久,毒蛇异兽穴居其间,乡人举火焚之,积灰如二山,遂名其地,并建有二庙,东庙名地藏庵,西庙名观音禅寺。”这段记载与传说基本相似。

“双灰山”久远闻名,还因为是1941年12月7日至8日,新四军在这里打过一场漂亮的伏击线。根据《如东军事史料》记载和当地人民群众的回忆,1941年12月7日夜间,日本鬼子分队长林芝七率领两个分队的日伪军共计500余人,分别从掘港、马塘、岔河三地先后出动,向丰利一带进犯,企图聚歼驻丰东地区分区主力部队,摧毁抗日民主根据地。新四军一师师长粟裕、三旅旅长陶勇得到情报后,立刻部署,命令八团利用双灰山的有利环境设伏,布下了“口袋阵”。半夜时分,我丰东区游击队和四分区特务营一个班先行出动,在双灰山南边的管家庄桥那里和敌人接火。游击队行动灵活,很快占领了凌河北岸,利用大雾和敌人隔河相峙,打了几个小时的“麻雀战”(仿照麻雀觅食方法而创造的游击战战法),然后边打边撤,诱敌深入。第二天早上,日伪军越过凌河,占领了花市街,以为太平无事,就分散窜到群众家里抢劫财物。这时,我师直属特务营在游击队的紧密配合下,突然向敌人发起攻击,边打边北撤,诱敌到了双灰山一带。傍晚时,敌人已精疲力尽,只好就地扎营,构筑工事。趁敌人忙乱和不防之时,我军特务营奉命向南绕道越过凌河,转到花市街南面,切断日伪军退路;同时,我军八团从东西两侧合击,形成有效攻势。这时开始下大雨,八团冒雨发起猛烈攻击,敌人无法突围,死伤过半。残敌败退到双灰山两座大庙内,作殊死顽抗。晚上7点光景,陶勇旅长下了总攻命令,战士们在火力掩护下奋力冲杀,敌人被打得抱头乱窜。总攻三个小时,战斗取得胜利。这次战斗,历经7个多小时,新四军击毙日军分队长林芝七以下30多人,其中包括日军旅团长的督战代表小野大山,击毙伪团长以下300多人,生俘日军2人,俘虏伪军197人,同时缴获重机枪6挺、轻机枪25挺、八二迫击炮两门、步枪400余支及大量弹药。此战首创了苏中战场生俘日军的记录。双灰山战斗是新四军东进通如海启地区之后和日伪军打的第一个智慧之仗。战后第三天,新四军一师在丰利镇都天庙举行隆重的祝捷大会,粟裕师长代陈毅军长在数千名军民的欢呼声中宣读了嘉奖令。双灰山之战是我军以较小的代价取得反“扫荡”以来最大的一次胜利,大灭了敌人的威风,极大地鼓舞了我抗日军民的斗志,在南通的抗战史上翻开了光辉的一页。

双灰山村,2001年在村域调整时,由原陆港村、双灰山村合并而成,全村版图面积7平方公里,辖29个村民小组,全村人口2600人左右。地理位置,东邻南通外向型农业综合开发区(苴镇街道),长雪线沿穿境而过;西接陆港河;南接马塘镇;北连四明河。这里曾经是工业经济摇篮,上世纪70年代,立足无农不稳、无工不富,筹办了丰利区第一家乡村企业—一凌河砖瓦厂,在之后10年间,乡村联营投资近1000万元,先后筹办了陆港针织厂、凌河手工艺编织厂、凌河缫丝厂等一批企业,树起了全区第一面乡办集体企业的红旗,为丰利镇新时期工业经济发展壮大奠定了坚实基础。如今的双灰山村,村基础设施得到质的提升,水泥路、硬质渠达到全覆盖,土地平整率达70%,自来水使用率人口达100%,农污管网覆盖率达70%,期村营收入达60万元。老百姓的幸福指数有较大幅度的提升。村先后获评省卫生村、市民主法治示范村,村党总支被评为县级“三星级”党组织”。漫步在双灰山这块热土上,映入眼帘的是一条条纵横交错的拓宽水泥大道,大道两边的红叶石楠,绿里透红,引人注目;一排排款式各异的民居,令人羡慕;连片的庄稼地一望无际,还有一处处果园、一个个鱼塘……走进村部大院,环境整洁美观,各种橱窗以及墙壁绘画,内容丰富多彩,让人感受到浓厚的文化氛围。尤其是“追忆双灰山战斗”专栏,格外醒目。这个红色专栏,时有村民和师生前来参观学习,牢记双灰山光荣战斗历史,激发爱国主义热情。双灰山党支部和村委会正带领村民围绕“五个好”目标,在乡村振兴的大道上阔步前进。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