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2024年04月30日

上一期 下一期
第四版:范堤潮
2024年04月30日

沿着劳模工匠的足迹前行

□ 袁金泉

阅读量:11342 本文字数:2617

桃红柳绿的季节,为如东县总工会筹建劳模工匠馆,我踏上了采访劳模的旅程。

人民创造历史,劳动开创未来。这是一块闪耀着劳模光芒的江海大地。建国以来,如东县共有各级劳模(含享受劳模待遇)633人。其中,全国劳模14人、省劳模288人、市劳模331人。

江海大地,风和日丽,景色壮美;五彩如东,欣欣向荣,如意东方。广大劳模以平凡的劳动创造了不平凡的业绩,形成的“围垦精神”“中天精神”“洋口港精神”,铸就起“厚德力行,耕海图强”新时代如东精神,凝聚起建设新如东的壮阔伟力。

中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薛济萍,是一位张謇式企业家,2010年荣获全国劳动模范称号。难能可贵的是,10年后的2020年,他的儿子薛驰也被中共中央、国务院授予全国荣动模范荣誉称号,由此,他们成为如东唯一的,也是全国为数不多的父子全国劳模。薛济萍感慨地说:“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中天的诞生和发展。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奋蹄进取,家与国,我们要更多一些担当!”在他们的灵魂深处活跃的是科技创新、实业报国的细胞,血液里流淌着坚韧豁达、质朴无华的品质,弘扬的是先贤张謇的家国情怀。

早在1956年,如东就诞生了两位全国先进生产者(劳模)。拖拉机手刘长庆,服从祖国需要,从白雪皑皑的松嫩平原来到如东,用北方人的豪迈,奏响农业机械化的梦想,唱出了一曲建设社会主义的田园颂歌。产盐能手陈永贵,在黄海滩涂晒盐,晒黑了皮肤,却捧出洁白的生命之花。那晶莹剔透的盐花,不仅是大海的馈赠,更是他率领盐工辛勤汗水的结晶。还有榨油高手陆金和、扫盲土专家高镜湖、医疗全科医生缪德龙、妇女劳模季方珍、全国“星火计划”第一人石瑞祥、全国技术能手蔡正勤、身残志坚种植能手吴建华、高级镗工技师卞俊泉、电气工程师戴俊明、岗位成才标兵周扬等等,他们在平凡的岗位,发光发热,成为全国劳模,群星璀燦,享誉全国。

走进袁庄镇朱庄四组退休教师黄龙英的家,这位1956年就获得江苏省优秀教师的现年88岁的老人,精神矍铄,回忆往事时,意气风发。为了不让村里的孩子失学,1953年,她筹建了如东乡村第一所民办小学。她翻开一张张已经泛黄的照片和荣誉证书,饱含深情地说:“当时,农村里文盲太多了,不能眼睁睁地看到下一代人也是文盲呀!”她不是张桂梅,却早把“桂梅精神”铸就,成风化人,成为如东教育系统历史上第一位劳模,为后人树立了榜样。如东教育卫生等领域劳模辈出,涌现出平民教育家姚止平、全国小学教育专家曹玉兰、全国优秀职教工作者吴锡生、学者型德育专家樊志瑾、语文导师周卫红以及中国工会十七大代表医生姚炳荣、骨伤专家钱忠权、医德之星汪菊明和中国好人孝老爱亲模范沈亚秋、见义勇为模范葛记军、诚实守信模范冯克山等一批省市劳模。

如东,因海而生,傍海而立,倚海而兴,在向大海发展的过程中,一批劳模在耕海图强中,率先垂范,冲锋在前。围垦英雄施文明,原是如东县农业资源开发局局长,新中国成立以来,如东共围垦25次,施文明就参加了18次,一干就是50多年,将青春和汗水献给了围垦事业。袁新安,与洋口港开发建设共成长,在洋口港奋战了32个春秋,海风染白了他的双鬓,海浪荡起他脸上一道道饱经沧桑的绉纹,他用智慧和汗水,与港口开发建设者们共同唱响了一曲“向海而行”的奋进之歌。

实体经济,是县域经济发展的基石,更是高质量发展的支撑。改革开放以来,广大的如东企业家,豪情满怀、敢为人先、砥砺奋进,书写了如东改革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绚烂篇章。南通十大女杰曹彩红、省优秀企业家周新基、风电骄子许世俊、全国毛巾行业领军人物高军、五星级企业家刘允华、绿色发展践行者施永平、省十佳诚信企业主黄继石、红色“追光者”吴迪富、爱的使者张智慧、新能源推动者保伟中以及国有工业企业改革先锋刘振声、国有商业企业改革先锋徐康、乡镇企业改革先锋陈德明,还有创二代80后苏商传承十大女接班人沈煜婷、风电奋楫者许辰成等一批年轻企业家,勇立潮头,在改革与发展大潮中一显身手。

上世纪八十年代,如东一批热血青年响应党的号召,在对越自卫反击战中,挺身而出,义无反顾走上战场,涌现出朱宝华、曹金泉、顾道华、陈亚兵、顾松平等5名一等功臣。“为祖国和人民打出一个和平的环境,我们义不容辞!”他们异口同声响亮地说。他们是战地军魂,祖国的功臣。他们用青春和热血奏响了“清澈的爱、只为祖国”的时代强音。

激扬青春热血,绽放时代光芒。1989年出生的如东县供电公司共产党员服务队队长郭鹏,率领服务队队员,倾情奉献,点亮万家灯火,汇聚成这座城市的文明之光。福建人谢邦伟,带着“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情愿,不断学习与实践,由普通的大学生,成长为江苏优嘉植物保护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成为技术、管理双栖人才。他说:“时代呼唤我们奋进,奋进成就我们成长!”

在如东,更多的劳模来自一线工人,他们立足本职岗位建功立业,档车能手蔡爱平、竞赛能手丛海燕、管理能手丛健梅等,都是普通的纺织女工,她们就像织机上来回穿梭的一根根纺线,在经纬之间,书写着中国一线女工的傲然风采,编织着七彩人生。在如东,技能报国,奋发有为,争当行业标兵蔚然成风。学大庆标兵王圣云、马路巡防标兵陈卫兵、巾帼标兵吴理梅以及技术能人押运车驾驶员陈昌祥、高级技师戴杰、高精尖焊接人才印宗山、创新能手杨海涛、“质检官”李帅、大国工匠陈鹏、全能农机维修工冯亮等等,一个个普通的名字却闪闪发光。

一个负债135万元的后进村,在他的带领下,不断发展壮大,成为全国农村优秀学习型村居,跨入全国文明村行列。村民们亲切地称他为“早上一身露水、晴天一身汗水、雨天一身泥水”的“三水干部”,他就是双甸镇高前村党委书记薛建明,乡村振兴,他一马当先。在如东广袤的田野、辽阔的滩涂上,还有薛加林、吴友林、周士辉、王永芳、季敦平等一批又一批劳模,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任劳任怨,描绘着乡村振兴的美丽画卷。

走进座落在洋口镇的“林韵堂”承林木雕艺术馆,一件件雕刻艺术品,栩栩如生,巧夺天工。作品古朴端庄,匠心独运,细腻逼真,把“技、艺、形、神”融植在作品其中。作品的主人刘承林用情怀、传承、创新和存世,“雕刻”了“一件事一辈子”的执著与追求,成为高级工艺美术大师。“新时代劳模精神的核心要素之一就是工匠精神,红木雕刻艺术的传承和发展更需要弘扬工匠精神。”刘承林感慨万千。

劳动创造幸福,平凡铸就伟大。劳模工匠,就像一面面旗帜,在扶海大地高扬。一个个闪耀的名字,一串串感人的事迹,刻下时代的凡人创造,点亮五彩如东,温暖着这座滨海之城、文明之城、奋进之城。

向劳动致敬!向劳模工匠致敬!向劳模工匠精神致敬!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