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2024年09月10日

上一期 下一期
第四版:范堤潮
2024年09月10日

相 亲

阅读量:1856 本文字数:1451

□ 葛家华

 

中年之后,淡化自己。关乎工作,事业成败得失,爱的所有已成过往。遇见同事、亲戚、战友、熟人聊的最多的话题就三句,孩子多大了?在哪儿工作?成家了没?这些看似习以为常的关心和客套在九零后、零零后的认知,总会让父母无言以对,如同一盘死棋,处于僵局。

不可否认,现在的年轻人有文化,有思想,却大都不愿接纳传统婚育观念,没有传宗接代的思想,不受婚姻的束缚,他们生活的很现实,不愿相亲,全然不顾人类的未来。

其实相亲是个很有趣的事,喜悦、羞涩,也有一见钟情。听父辈说起过去人相亲很传统,相亲都没见过面,除非姑表亲结缘,见过面的很少。风俗上,相亲后看个日子,通信过礼,就过门儿。相亲全凭媒妁之言,媒婆一张巧嘴,说的天花乱坠,就差死人没说活。

听说古时有个女子长得很漂亮,但天生豁嘴,相隔不远有位公子非常俊俏,却是个瘸腿。偏偏两家都托媒婆物色相亲对象,而且怕日后有嫌处,最好能巧妙地让双方见上一面。媒婆苦思冥想,如何遮住两人缺陷,媒婆就是媒婆,很快想出妙招,相亲那天,叫女人拿起一束花,按在嘴唇,假装害羞,坐在城门口。男子骑着高头大马挡住残腿,绕到城门,太完美了,双方都很满意。不久便成婚。直至洞房那晚,揭起盖头后,才让双方吃惊不已,也就有了现在的走马观花这一最早的民间典故,与孟郊《登科后》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完全是两码事。

改革之后,婚姻自主,恋爱自由,让时代赋予婚恋最好最大的空间,工厂、学校、公园,电影场等等都成了青年男女谈恋爱的场所。我亲戚都夸我表兄神气,对象是在看电影时谈成的,没花钱,他们的相亲的过程很短。婚姻也不太完美,生了个儿子,苦挨了20年,还是散了。他们的感情基础本不牢靠,女方是物质型的,给予不了,满足不了,就成了走向婚姻死亡的必然。

年轻时,我们不懂爱情,体验不了个中滋味。我也陪人去相过亲。那是我师兄,长我两岁,当年他22,我才20。相亲对象住在邻村,是我祖母的娘家后代,不过在我长大后,与我们并没往来。女方相亲的前提需男方入赘,师兄家兄弟多,他亦有此想法。我本不想陪他去,他说他胆小,不去不成。帮着撮合的介绍人是个生产队长。也跟着附和,去吧,去看看热闹,将来你也要相亲,想想也是,迟早轮上这一回。记得那日相亲是晚上,我和师兄早早收工,师兄相亲的欲望很强烈,男的这个年龄不宜再拖。来这户人家相亲,也是我鼓动他的,我不是主角,没留心他们的眼神,只听女方父母问些家长里短的闲话,目的还是判断经济状况。女方长我师兄一岁,家庭情况两人差不多。我满以为他俩这次相亲会成,却没想到还是黄了。而更可笑的事还在后头,时隔一周,女方突然托人来问我是否入赘,原来女方看上了我,那咋成?我立马拒绝。但这事还是遭到师兄的误解和白眼。他忍不说出这一通话“原来这次相亲是祝英台帮梁山伯做的介绍,自己帮自己说的,”这话让我听了一脸无语,憋屈了好长日子,就差没跳楼。从那以后,我再也没帮人提过亲。

现在的孩子怕相亲,甚至被动的应付父母假相亲,或只谈恋爱不结婚生育。根本没有网络短剧中千篇一律的故事,相亲错了,结缘的董事长,隐姓埋名的,没那好事,也与现实不符。身边一位好友当老师的,他透露了一个令人深省的消息,我们所在县市2023新生婴儿仅2000人,到时能在这本地落户上学的能有七成就不错,60几所小学,生源如何分配?他没想到继出租,快递即将消亡的职业后,这么快又将轮上教师。

曾经习惯问别人的孩子婚姻的我,开始变得谨慎,在女儿长大后,在她消极对得婚姻后,才知他们的思想已逐渐跨越时代。我不再问她,也不问别人,更怕别人问我,那是迟迟没有结局的伤痛。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