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2024年11月05日

上一期 下一期
第四版:范堤潮
2024年11月05日

难忘当年看电影

阅读量:1061 本文字数:2531

□ 陈日铭

 

 

流年似水,许多往事日渐淡忘。然而看电影这件事记忆犹新。我看第一部电影是在1960年,那个秋天的上午,前场比我小两岁的康宝突然跑到我家兴奋地说:“哥,今晚八点头总桥张聪家场上放《追鱼》电影!”我当时12岁,只听说过“电影”两个字,但没有看过任何电影。“真的?”我高兴得跳了起来。于是我早早地吃了晚饭,向妈妈说明了看电影的事。妈妈表示同意,她吩咐我路上要小心,注意安全,电影放结束后要及时回来,我连连点头答应。头总桥是个小集镇,距离我家四五里路,我和康宝欢快地行走在乡村小路上。不到一个小时,我们赶到了头总桥张聪家场上,只见场前竖着两根高高的竹竿,竹竿之间挂着一块黑布镶边的方形大白布,这就是银幕。在这块银幕上能看出什么?我带着这个疑问等待着答案。电影场中间已经有不少人,年轻男女挨肩而坐,悄悄地交流感情,老人们拉着手聊着家常。赶场卖糖果瓜子的老人来了,他姓纪,家住暖阁村东头,我们称他纪姥姥。纪姥姥对人谦和,受人尊敬。小孩们见有糖果瓜子买,连忙拉着大人到纪姥姥身边来买糖果和瓜子。这些小孩并不安神,一会儿又在人群中穿梭打闹,陪伴的家长一时也管不了。

忽然间发出一阵“突、突、突……”的响声,这是放映员启动了发电机。他摸索了几下,银幕上出现了神秘的光。接着放映员装上影片,放映机发出“丝丝丝……”的声音,银幕上突然显出现“追鱼”二字,随之出现编剧、导演、演员,制片主任……镜头一闪,银幕上出现一个水里冒泡的镜头,这泡泡越冒越大、越冒越快、越冒越响,渐渐地冒出一个沉鱼落雁的仙女来,引起全场一片欢呼声。幼稚的康宝想弄个明白,连忙走向前去摸银幕,到底是不是真水真人,可摸着的是一块布,真是太神奇了。康宝回到我身边坐下,目不转睛地盯住银幕,期待着更精彩的内容。《追鱼》是一部由两条鱼引发的爱情故事。农村人看到这样的电影,是难得的一次精神享受。电影放映结束,人们纷纷离场。在回家的路上,大家有说有笑,回味着电影的精彩内容。为了不让母亲担心,我和康宝及时返回。

电影《五朵金花》、《刘三姐》 ( 轻喜剧片 )和《阿诗玛》(音乐歌舞故事片),是上世纪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在周恩来总理直接关心下拍摄而成。这三部电影深受人民群众喜爱。直至今天,人们仍然看而不厌。

这些电影我都是在生产队大场上所看。放映员叫卞九山,他中等身材,态度和蔼可亲,问他放什么电影,他马上回答你,并作简要介绍,我们称他“好人九山队长”。印象最深的电影是《刘三姐》。《刘三姐》反映的是广西壮族人民当年与地主莫怀仁斗争的故事。这部电影中有一个精彩的场面:地主莫怀仁请来陶、李、罗三个秀才,在船上与刘三姐和乡亲们对歌。首先出场的是陶秀才,他经不住几句,很快败下阵来。接着是李秀才上场,他也抵挡不住,一会儿也无可奈何地退出。罗秀才不服气,急忙拿出书来,准备决一胜负。罗秀才摇头晃脑地唱道:“三百条狗交给你,一少三多四下分,不要双数要单数,看你怎么分得均?”

面对罗秀才的问题,刘三姐毫不紧张,向船妹眨眼示意,船妹很快心领神会,马上作出回答:“九十九条打猎去,九十九条看羊来,九十九条守门囗,剩下三条财主请来当奴才。”罗秀才听后目瞪口呆,乡亲们哈哈大笑。船妹的回答生动形象、妙趣横生。

饰《刘三姐》的演员名叫黄婉秋,曾任广西壮族自治区歌舞团副团长、桂林市文化局副局长等职。20多年前,我有幸到桂林旅游,在刘三姐大观园看专场表演。年已57岁的黄婉秋,亲临现场,深情地演唱了《多谢了》,赢得了观众一片热烈的掌声。演出结束后,黄婉秋走下台来和观众握手。我说要与她合影,她欣然同意。真没想到,一位著名的电影演员这样平易近人!

再说电影《五朵金花》中有一段蝴蝶泉边的故事。有年我到云南大理旅游,来到蝴蝶泉边看到“合欢树”(也被称为“爱情树”),树上挂满了男女青年象征忠贞爱情的红布结。我似乎穿越了时空,见到了影片中的阿鹏(莫梓江)和副社长金花(杨丽坤)相爱的情形。据说有一位追星的上海观众,看了《五朵金花》后,一直追到云南,终于追上了杨丽坤,完美了一个真实的爱情故事。追星的这位观众与杨丽坤喜结良缘后就在云南工作,他是一位非常优秀的青年,几年后当上了州长。

有一年,朝鲜故事片《卖花姑娘》在如东人民大会堂上映,我和堂弟相约,冒雨步行30余里路来县城看这部电影。我们上午出发,到下午1点多才到如东人民大会堂。一路艰难行走,腿软脚麻,我们顾不得,马上买了下午两点的电影票,跨进大会堂,找到自己的座位,等待放映。《卖花姑娘》是朝鲜人民伟大领袖金日成编剧,金正日、朴学执导,洪英姬等主演的宽银幕电影。我们第一次看到这样的电影,非常震撼。演《卖花姑娘》以其优美的旋律和哀婉动听的歌声感动了无数观众。卖花姑娘的经历我们十分同情,有些情节让我们纷纷落泪。看完电影,我们不敢再步行回家,就赶到汽车站乘了公共汽车到新光桥,下车后再步行10多里,到家时已经亮起灯火。

文革结束不久,我观看了电影《庐山恋》。这是一部解放思想,颠覆当时爱情观的故事片,在全国震动很大,特别受到年轻男女的欢迎。这部电影中饰耿桦的演员叫郭凯敏,饰周筠的演员叫张瑜。我对郭凯敏不太了解,对张瑜略知一二。张瑜是上海人,当年我到上海朋友家去,朋友带我到上海国际饭店见人民日报社记者杨昌凤,途经张瑜的住所。那日张瑜正在别墅前的草地上,我朋友是上海文艺界知名人士,他们相识,很快打起了招呼,我近距离见到张瑜特别高兴。我朋友回家后还拿出张瑜曾经写给他的信给我看,张瑜的字写得很漂亮。观其字,知其人,张瑜不愧是才貌双全之人。后来,上海朋友还赠送我一本《庐山恋》挂历。

《庐山恋》的故事发生在庐山,这部电影在牯岭镇庐山电影院放映40多年。放映员杨霖和吴慧两人一起工作,互相配合,非常默契,日久生情,像《庐山恋》中的男女主人公一样相恋,演绎了一个真实爱情故事。

回望过去,许多战斗故事片也让我难以忘怀,如《上甘岭》《铁道游击队》《平原游击队》《永不消逝的电波》《海鹰》《地道战》《地雷战》等。这些战斗故事片对我成长影响很大,影片中英雄人物的事迹激励着我在前行的道路上不断追梦圆梦。

如今看电影不用再往外跑了,打开电视机或点击手机,随时可以看电影。这是科技的发展,也是社会的进步。当年看电影成为我温馨的记忆,那一面银幕,一位放映员,一束光,为我打开了一扇色彩斑斓的窗。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