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倪海燕:扎根岗位讲奉献 挥洒青春绽光芒
□ 通讯员 董乃毓
在新店镇,有一位深受群众爱戴的民政业务负责人,她叫倪海燕。她不仅业务精湛,爱岗敬业,更是一位步履不停、履职担当的好干部。她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为民服务的意义。
以学促干 夯实业务能力
民政工作政策性强,待遇审批、政策宣传、信访接待都需要基层工作人员把所有政策熟记于心、灵活运用。倪海燕通过自学、向民政条线工作过的同事请教、学习典型案例等多种方式,认真全面地学习民政工作的相关政策文件,不断提高自身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管理服务水平。对日常工作中遇到的疑难问题她总是第一时间请示请教,及时记录典型问题,与上级部门和其他同志进行探讨交流。通过日积月累地学习,倪海燕慢慢形成了一套高效的工作方法,大大提高了救助审批效率和精准度。
以干践行 保障政策落地
为了让更多的群众了解社会救助政策的内容、申请条件和程序,增强政策的透明度,确保社会救助政策能够覆盖到所有需要帮助的人群。倪海燕作为民政部门的业务负责人经常带队深入村(社区),通过政策宣讲、发放政策宣传页、政策答疑等方式将政策掰开了、揉碎了讲给群众听,保障各项惠民政策真正落地见效、真正惠及最需要帮助的困难群众。
以行增效 保障困难群众生活
自2022年从事民政工作以来,倪海燕快速投入工作,通过入户走访全面了解镇区内的低保、特困家庭的具体情况,她对每一户在保和新申请救助对象的情况都了如指掌,记录在档,做到不漏一户、不落一人。
近日,一封来自三角渡村85岁高龄老人李某的感谢信。李某某是一位享受社会救助的“三无”、一级视力残疾、失能的孤寡老人。多年来,她依靠政府的特困人员救助供养政策生活。然而,2019年起,由于签约照护人的照顾不周,老人的生活陷入了困境,双目失明,生活完全不能自理。
在绝望中,老人被送到苏州的养女(30年前已解除收养关系)家中。虽然养女不计前嫌照顾她,但老人的生活依然艰难。此时,倪海燕勇敢地站了出来。她深入调查了解事件的来龙去脉,主动为老人整理材料,网上提交评残申请。最终,老人在苏州成功领到了如东县残疾人联合会颁发的视力一级残的残疾人证。除了解决老人的残疾身份问题,倪海燕还关心老人的日常生活。她发现老人的金融资产并未超过低保政策的限制条件。为了保障老人的合法权益,她积极与县民政局沟通,为老人申请低保身份和低保内残疾人两项补贴对象身份。在她的努力下,老人不仅成功保留了救助待遇,而且低保加残疾人两项补贴的总额还高于特困人员待遇,这让老人重新看到了生活的希望。倪海燕的尽心尽职不仅赢得了老人的衷心感谢,也赢得了广大群众的赞誉。老人在感谢信中深情地写道:“如果没有她,我觉得生存的一线希望都没有了,只能跳楼自杀。她是帮扶弱者、化险为夷、温暖人心的真正的好干部。” 倪海燕的事迹不仅展现了民政干部的良好形象,也传递了党和政府对困难群众的深切关怀。她的行为不仅是对自己职责的坚守,更是对公职人员初心和使命的最好诠释,也激励更多的党员干部为人民群众办实事、解难事、做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