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带上一本书去旅行
——读《阿勒泰的角落》有感
□ 张郁一诺
我向往草原,向往那一片无边无垠的绿海。我想,在未来的某一天,我将背上行李,带上《阿勒泰的角落》,去到西北部的绿州——阿勒泰……
已经可以看到草原的景色了,色彩干净明亮,翠绿,嫩黄,星星点点的白或紫。草地如同一幅看不见边际的画卷,绘着牛羊成群。牧人骑在健硕的马背上,放开喉咙,大声地歌唱。粗犷的歌声散在草原上空格外悠扬。
草原的天果然是美的。正像有人说过,这里的天清澈、湛蓝,像蒙了一层玻璃糖纸。
对了,还有那间小卖部。照着书中的描绘,它应是一个篷子,斜斜的搭在那儿,门口一块小黑板,介绍商品:马鞭,针线……走进去,看那个满满当当的世界,货物挤在架子上。主人从柜台后抬头:“要什么?”
然后,买几样东西,或许是一根马鞭,与主人攀谈几句。
也许,就在这个时候,有一个人推门进来,神色腼腆。穿着一件黑色的衣裳,胸前一块大补丁——那是李娟烫坏留下的——想必这便是喀甫娜,书中这个害羞的女孩多次从遥远的住处骑马八小时赶到小卖部,只为给李娟送一些奶酪。
我与她打个招呼,走出小卖部。附近或许有租马的,就选一匹喜欢的,在马主人的帮助下翻上马背,握紧疆绳。马主人轻轻拍一拍马头,它就小跑起来,风打着旋儿擦过我的身边,带起我的衣摆。
远处的风吹来,看绿色的牧草左摇右晃,掀起一层又一层浪花。这是草原特有的混着草香的风,是自由的风,无拘无束。
渐渐的,速度慢了下来。风轻轻拂过我的脸颊,亲切而舒适……
像从一场梦中醒来,我回头再翻一翻书,读一读李娟简单又质朴的语言,感觉世界都静了下来。
《阿勒泰的角落》没有优美的比喻,华丽的词藻,却用纯真的话语吸引了我。
阿勒泰没有耸入云天的大厦,也没有现代化的建筑,与外界显得有些格格不入,但这份格格不入,正是它吸引我的地方。
我喜欢阿勒泰,喜欢它的美景,喜欢它所养育的真挚的人们,更喜欢当地纯朴的民风,还有草原独特的野性与自由!
阿勒泰,李娟的第一故乡,我梦中的那个地方。如果可以,我将去往阿勒泰旅行,和那本书一起:《阿勒泰的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