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2025年03月09日

上一期 下一期
第二版:综合新闻
2025年03月09日

从“不认命”到“无障碍”“哪吒精神”点亮如东关爱之光

阅读量:1395 本文字数:1621

□ 全媒体记者 姚陈 通讯员 陆颖

春节以来,哪吒用“我命由我不由天”的热血,在银幕上掀起票房狂潮,其“不认命”的呐喊不仅是对命运的抗争,更是对平等与尊严的追求。现实中,这种精神也悄然融入城市建设的血脉中,我县以哪吒般的勇气与担当,为残障人士铺就了一条“打破偏见、拥抱可能”的坦途。

“无障碍”就医便利又暖心

“一路‘绿灯’,才花了十分钟我就拿到药了,这也太方便了。”有肢体残疾的杨先生激动地说。近日,在县中医院工作人员的指引下,杨先生从无障碍通道进入医院,通过无障碍收费及取药窗口、无障碍电梯、语音提示等无障碍设施实现“就医无碍”。

据了解,为方便残疾人就诊,医院在靠近入口处设置了残疾人专用停车位,门诊、住院部、急诊楼均设有无障碍通道。“门诊各楼层均设置了无障碍卫生间,安装了扶手、输液挂钩。门急诊收费、取药和住院部各窗口也都开辟了无障碍窗口位,让患者大胆放心地就医。”医院负责人介绍,院内每一个需要关怀的角落,都能寻得无障碍设施的踪迹。

“无障碍”购物休闲又贴心

“以前去商场,经常遇到门口立着两个石墩子或柱子一样的‘拦路虎’,坐轮椅进不去,又不好意思麻烦别人,导致我已经几年没去过大商场了。”郭女士的这番话说出了许多残障朋友的心声。

商场的无障碍改造,是城市包容性发展的缩影。在喜润城,商场内语音导航与无障碍标识如同哪吒法宝“混天绫”,精准引导轮椅使用者抵达目的地。随处可见无障碍设施的指示牌,服务台的共享轮椅操作简单,无障碍电梯、无障碍卫生间等都给残障人士提供了极大的便利。“特别开心,也非常暖心,我们终于也可以像正常人一样尽兴地逛街了。”郭女士满意地说。

无障碍改造 让家无忧

曹埠镇堤南社区居民徐陈和妻子杨爱平都是聋哑人,通过“无障碍改造”家里适配了烟雾报警器、闪光门铃、语音盲文电磁炉、语音带闪光烧水壶、手写屏等。见到残联工作人员前来回访,徐陈和妻子拿出手写屏,写出大大的“满意”二字,还竖起大拇指。

近年来,我县将低收入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项目作为重点民生实事项目推进,“坚持自愿原则,根据每个残疾人的残疾类型,设计出不同的方案,再由设计公司、施工单位,进行实地改造。”县残联康复科工作人员陆海霞介绍,项目改造根据残疾人身体功能、参与能力、对无障碍的依赖程度及残疾人的主观意愿等因素,切实解决残疾人出行难、如厕难、洗澡难、家庭护理难等一系列难题,最大程度帮助残疾人群体消除居家障碍,提升生活质量。“十四五”期间全县共完成322户低收入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工作。

无障碍出行让爱无碍

“母亲几年前中风瘫痪,有时候外出需要用轮椅,现在家附近就能借轮椅,随借随还,很方便。”家住长沙镇港隆花苑小区的李先生连连夸赞。

2023年以来,县残联先后在各镇(区、街道)建成投用16个共享辅具空间,着力为有短期辅具使用需求的市民提供辅具租借服务。据了解,这些共享辅具空间24小时全天开放,居民租借辅具只需手机操作,全程自助,流程清晰,方便快捷。“今年,我们计划继续投入建设,年底前实现全县各镇(区、街道)全覆盖,同步推进第一批改造升级工程。”县残联副理事长张可介绍,近年来,县残联高度重视残疾人辅具适配工作,对残疾人辅具基本配置给予费用减免,重点实施推进了“三助一给”惠民工程,即助明、助听、助行与免费给药。三年来,共为残疾人提供适配辅具3360件,包括护理床、轮椅、助行器、手杖等。为肢体残疾人安装假肢68人,配备矫形器、矫形鞋130人,让受助对象在参与社会生活、家庭生活方面得到较大改善。

无障碍环境是保障残疾人平等参与社会生活的必要条件,也是一个社会文明的标志,彰显了城市温度和人文关怀。县残联副理事长张可表示,近年来,县残联联合各级部门与单位大力宣传普及无障碍知识,组织残疾人走进影院、景区、商场、医院等地进行无障碍体验督导,切实保障残疾人、老年人等特殊群体平等融入社会生活的权益,助力我县高质量发展“有爱无碍”,让城市成为所有人的“山河社稷图”,让每一位特殊群体冲破障碍束缚,真正实现“我命由我”的平等生活。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