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傅颖:这是对17年击剑生涯最好的回应
□ 全媒体记者 陈慧 杨勤勤
3月10日凌晨,女子佩剑世界杯赛场上传来好消息,由县少体校培养选送的国手傅颖和队友合作,战胜劲敌法国队,夺得团体金牌,助力中国女子佩剑队时隔14年再次登上世界杯分站赛冠军领奖台。近日,记者通过走访傅颖的教练、家人,深入探索这位世界冠军背后不为人知的成长故事。
师傅领进门
修行在个人
2008年,恰逢南通市体校联合县少体校选拔击剑人才。选拔组来到洋口港实验小学时,身材高挑、手臂纤长的傅颖被一眼选中。“10岁的她在我们班里算是个头最高的,手长脚长,性格也活泼,再加上她父母的身高也都是大高个儿,我当时就觉得这孩子非常具有潜力。”傅颖的启蒙老师,也是时任洋口港实验小学体育教师的张杰告诉记者。
起初,傅颖父母对于送孩子进体校学习击剑的提议是不同意的。“都知道体校训练很辛苦,家里当时就这么一个女儿,家里人不忍心看她吃苦受累,而且当时孩子的文化课成绩还不错。”傅颖母亲张红梅告诉记者。面对父母的犹豫,张杰多次进行击剑运动相关科普,长沙镇也曾出过沈巍巍这样的击剑世界冠军,在经过多番商量之后,他们最终还是同意送傅颖去体校试训。
试训期间,由于没有基础,练基本功时带来的肌肉酸痛感让傅颖痛苦万分,但骨子里的坚韧支撑着她就这么坚持了下去。“每次给她打电话,孩子也会向我们倾诉训练的辛苦,但问到要不要放弃的时候,她每次都很坚定地说,既然开始了,就必须练下去,而且还得拿到好成绩。”张红梅回忆道。功夫不负有心人,傅颖在初一时便成功拿下了第一个属于自己的全国冠军,这也让她对击剑这项运动更加有信心。当时在少体校负责人才输送的教练周文浩告诉记者,傅颖的身体各方面条件都非常优秀,虽然她入门偏晚,但她比别人更加努力,每次都能不折不扣地掌握动作要领,所以训练一段时间后,被南通市体校选中。
十余载汗水挥洒
终不负今朝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是对傅颖运动生涯最完美的诠释。正式参加击剑训练后,无论天气多热,傅颖都要穿上厚厚的击剑服,每次高强度训练结束后摘掉头盔,整个人就像刚从水里捞起来一样,衣服被汗浸湿透都已成为常态。
2017年,进步飞速、表现突出的傅颖,被选送到国家队,代表国家“出战”各项大型赛事。进入国家队是无数运动员梦寐以求的,傅颖亦是如此,但她也清醒地意识到,这才是她击剑运动员生涯真正的开始。为了保持良好的状态,傅颖总是习惯性地在训练间隙,仔细回看技术录像,寻找自己的不足之处,训练馆里也总能看到她默默加练的身影。经过不懈努力,傅颖先后多次在亚锦赛、全运会以及全锦赛取得佳绩,成为最近两个奥运周期最有代表性的女子佩剑运动员。
从最初踏入击剑竞技场时的懵懂青涩,到如今的沉稳坚定,傅颖一路走来历经千锤百炼,终得今日一剑。“拿下世界杯冠军那天凌晨,她就发了条信息给我,说妈妈你以后有个世界冠军的女儿了。激动得一晚上没睡着,我为她感到开心,但也知道这背后她付出了太多常人难以想象的努力。”傅颖母亲张红梅跟记者分享着与女儿间的趣事,不禁湿润了眼眶。
如今赛事结束,经过短暂的休整后,傅颖又回到南京投入到紧张的训练中。“这次的金牌来之不易,也是我职业生涯的第一个世界冠军,整个团队都非常地兴奋。”傅颖告诉记者,她现在想的是,赶紧调整好状态,抱着“归零”的心态,戒骄戒躁,总结经验,力争在下一站赛事中再创佳绩,再续辉煌。
代代皆有人才出
寄寓后辈早成材
记者与傅颖连线时,她还特意托我们转交一段话给县少体校的后辈们。“既然大家选择成为一名运动员,就得学会耐住性子、沉下心思,尽管眼下可能没有取得太多成绩,但你只管努力,要坚信领奖台不会辜负每一个奔跑着向它的人,希望以后能在更多大型赛事上见到你们的身影,成为家乡的骄傲,祖国的荣耀。”视频中,傅颖情真意切地说道。
据悉,除傅颖之外,沈巍巍、盛玉红、丁倚亮、张高泉等都是从县体校培养输送出去的世界冠军。据了解,县少体校建制于1980年,始终朝着“全市领先、全省一流、全国知名”的目标砥砺前行,先后获得 “江苏省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训练基地”“江苏省县级业余训练先进单位”等荣誉,并成功入选“国家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学校现有72名在校学生,5名一线教练员,2名健将运动员教练,1名一级运动员教练,其中不乏陈亚东等多名国家健将级运动员教练。
近年来,学校在为国家培养输送体育后备人才上做足了文章,优化场地设施,深化体教融合。目前,学校输送至市体校的在籍初中和高中体校生90多人,主要涉及击剑、田径、摔跤、射箭等运动项目。与此同时,学校为克服体校学生“文化课时间相对较短,文化基础相对薄弱”的问题,通过增设三节晚自习,增加文化课学习时间,优化鼓励式教学模式,提升学习兴趣,努力补齐孩子们的“文化短板”。
“今后,学校还将启动冠军精神进校园活动,用傅颖等冠军的故事告诉孩子们,只要肯拼搏,世界舞台必有属于他的一束光,也请党放心,我们如东校体校将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为体育强国培养优秀后备人才。”县少年业余体育学校校长钱志海告诉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