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2025年07月11日

上一期 下一期
第二版:综合新闻
2025年07月11日

办好社区食堂 让居民共享幸福“食”光

阅读量:384 本文字数:2223

□ 全媒体记者 杨丹 吴文军

 

 

 

食堂宽敞明亮、用餐区干净舒适、饭菜荤素搭配营养丰富,老人们坐在餐桌前,一边享用着可口的饭菜,一边开心地话家常……这是发生在如东经济开发区(高新区)振新社区助餐点的美好一幕。在家门口就能吃上既方便又有营养的食堂饭菜,这让很多老年人喜笑颜开,“出了小区门就是食堂,每天都可以吃上热乎可口的饭菜,解决了我们吃饭的难题,真真切切是为我们老年人着想。”家住如东经济开发区(高新区)振新社区的陈阿姨对社区助餐点非常满意。

老年助餐服务是老年人关心的“关键小事”,也是事关千家万户的民生实事。近年来,县民政局以构建老年助餐服务体系为目标,按照“政府主导、多元参与、共建共享、老人受益”的工作思路,依托现有养老服务设施,构建“社区食堂+配送入户”的多层次助餐服务体系,推进社区老年助餐点建设。目前,全县第一批9个老年助餐点获得挂牌认定,累计服务老人超过2万人次。从今年7月1日开始,60周岁到79周岁的本县户籍老人在社区助餐点就餐每天可享受2元补助,80周岁及以上的本县户籍老人每天可享受4元补助,其中分散供养的特困老年人和低保老年人,在上述的基础上,每天还可享受额外1元的补助。

 

从一时火到一直火 社区食堂如何长久飘香

 

临近中午,位于掘港街道盐垣社区的助餐点,透过玻璃窗口可以看到社区的工作人员和志愿者们正忙着进行就餐准备,顾客在菜品柜台可以自行选择。

“我们盐垣社区是一个老旧社区,60岁以上的老年人达到30%左右,其中不乏空巢独居或者生活自理有困难的老人,为解决他们买菜做饭的难题,社区就开设了这样一个食堂。”盐垣社区党总支书记花芹芹告诉记者。

每到用餐时段,花芹芹总会在食堂中忙碌穿梭,认真询问每一位老人的用餐感受,“饭菜的口味是否合适?荤素搭配是否均衡?您还有哪些建议呢?”从菜品的口味偏好到营养的均衡搭配,社区工作人员始终秉持精益求精的态度,力求为老年人提供最优质的服务。

“自2023年6月份开始运营以来,我们社区食堂已经服务人群1万多人次了。每天至少有40多个人在这里吃饭。”花芹芹说。社区助餐点为何吸引越来越多的人?“放心”“方便”“实惠”是听到最多的答复。

“进门刷个脸就可以完成身份认证,直接享受就餐补贴,真的是又方便又实惠!”85岁的孙美玲老人谈及社区食堂的体验,满是欣喜。除了经济实惠,食堂还提供了贴心的送餐上门服务,“不仅饭菜做得好,社区志愿者还为行动不便的高龄老人提供送餐服务,实在是太贴心了!”这样的便利服务,极大地提升了老年人的幸福感。

 

从老龄到全龄 老年食堂何以“圈粉”年轻人

 

在城中街道社区助餐点,从上午10点半开始,就有老人陆续赶来排队就餐了。一小时后,食客的年龄层次陡然下滑,从打扮来看不难辨清身份:穿工装的环卫工人、建筑工人、快递小哥,在附近上班的白领,还有家长带着小孩过来就餐。

口水鸡、蒜薹炒腊肉、山药肉片、清炒时蔬……这家社区食堂菜品丰富,有荤有素,每天提供二三十个菜品。饭菜供应除了考虑到老年群体外,也迎合着年轻人的口味。

“食堂的环境很干净,所有的菜都是现做现炒的,品种选择也多,因为主要服务老人所以用料都很健康,价格也实惠,很适合我们这种独居又不想做饭的年轻人。”29岁的朱女士分享了她的就餐体验,说自己在附近一家企业工作,比起中午午休还要赶回家做饭,来社区食堂吃饭省时又省心,“现在这里已经成了我的‘固定饭堂’了。”

“社区食堂首先是要把老年人服务好,菜品要少油少盐,我们也会定期推出老年人喜欢一些套餐。另外,每天也会推出一些时下年轻人们爱吃的菜品。”城中街道社区助餐点负责人佘海兵介绍,目前食堂每天供应三餐,平均每天的客流量在300人左右,其中老人占三分之一。

“既留得住老年人的胃,也抓得住年轻人的心。”佘海兵认为,社区食堂要实现长期健康运营,要靠政府扶持和市场化“两条腿”走路。年轻消费者的涌入,对社区食堂而言可以说是一种“双向奔赴”。“年轻人来社区食堂用餐,他们节省了用餐费用,吃得还健康,经营方能够良性运转,可以持续为老年人和社区服务。”佘海兵说。

 

从餐桌变课堂 社区食堂何止是食堂

 

“吃饭”这件“小事”变得越来越热闹了,与此同时,社区食堂自身也在“开发”越来越多的功能。饭点一过,撤下餐具,清洁桌面,几张桌椅一拼,食堂便巧变学堂。近年来,社区食堂作为老人集中就餐场所,还拓展了日间休息、文化娱乐等功能,形成了老年人助餐的规模效应。

“社区活动空间有限,我们依托社区食堂,打造社区老人公共活动空间。”掘港街道盐垣社区党总支书记花芹芹介绍,既让社区食堂三餐之外的时间得到了有效利用,又丰富了老人的精神生活。

书法、手工制作、合唱团……随着老人需求的多样化,在我县,一家家“社区食堂+银发学堂”的功能也在不断拓展,比如设置有图书阅览、电影放映、日间照料等功能分区,供老人们非餐时段学习、互动、交流。有的社区食堂还配合社区开展老年健康知识讲座、防范养老诈骗宣传等活动,打造“身边、床边、家门口”服务阵地,“不仅能长知识、学技能,更重要的是还能以课会友、连接社会。”城中街道桃园社区的陈奶奶坦言,“社区食堂+银发学堂”给自己的生活带来了很大改变,连朋友都比以前多了一倍。

“自推行社区助餐点以来,我们积极对社区助餐点的实施方案、建设规模、运行管理进行指导。力求社区食堂让百姓放心,长期办下去,越办越好。”县民政局老龄工作科工作人员施泽宇说,今年,县民政局将继续建设改造提升掘港街道、城中街道、长沙镇、丰利镇等10个社区助餐点,用“一餐热饭”将老年人助餐服务工作“实事做好、好事做实”。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