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尊崇与关爱并行 奏响新时代军人荣光的崭新篇章
在“八一”建军节来临之际,我县退役军人事务局积极开展系列双拥活动,持续巩固和发展军政军民团结的大好局面,让双拥之花在我县绚烂绽放。
4月29日,如东县召开双拥工作专题会商会,县级机关军地互办实事“双清单”任务牵头部门、驻如各部队相关同志参加会议。会议总结回顾了2024年如东双拥工作完成情况,县级机关军地互办实事“双清单”任务牵头部门就2024年“双清单”任务完成情况进行汇报。驻如各部队对地方政府的努力和关心表示衷心的感谢,同时汇报了本单位拥政爱民工作开展情况,并结合实际提出2025年“双清单”需求。
6月13日,县退役军人事务局举行“戎耀传薪”年轻干部培养工程暨“青蓝结对”项目启动仪式。在“榜样引航——传承红色基因 践行使命担当”专题访谈中,局系统年轻干部代表与烈士后代、优秀退役军人代表围坐对话,分享初心故事与奋斗历程。
6月12日至13日,全县退役军人事务系统干部履职能力培训班在县委党校举办。各镇(区、街道)退役军人服务站负责人、工作人员,县退役军人事务局机关各科室、各直属单位相关人员参加培训。助力参训人员提升履职能力,为其依法依规、精准高效开展工作提供有力支撑。
7月8日,如东县退役军人事务局组织开展2025年度安排工作退役士兵适应性培训。在返乡欢迎仪式上,县移交安置科负责人详细介绍了我县安排工作退役士兵安置政策及具体流程,并明确了待安置期间的岗位锻炼安排。会议期间,宣布成立临时党支部,安排专人讲授专题党课,并邀请县保密局同志作保密教育专题辅导。
7月11日,由如东县退役军人事务局、中共如东县委党史工作办公室联合主办的“碧血映江海 丹心耀百年”传承叶邦瑾烈士精神座谈会在如东革命纪念馆举行。一小时的沉浸式体验,将革命传统教育与非遗文化相结合,让烈士精神通过可观可触的艺术形式深入人心。
7月19日至20日,由县双拥办、县退役军人事务局联合主办的如东县第二届“双拥杯”篮球赛火热开赛。6支部队代表队和2支地方代表队参赛。比赛中,军民选手奋勇拼搏,在激烈的攻防转换中增进互信、加深友谊;赛场内外,热烈的氛围促进了军民团结。这场篮球盛会,是军民同心、鱼水情深的一次生动实践,充分展现了如东县新时代双拥工作的蓬勃生机。
近日,如东县双拥办精心组织策划了一场为期13天的“厨艺培训进军营”活动,邀请如东中专资深烹饪专业教师团队,走进驻如部队,为部队官兵带来一场理论与实操并重的厨艺精修之旅。此次培训立足部队日常保障实际需求,涵盖热菜制作、面点加工、营养配餐等8大核心内容教学模块,四名餐饮专业高级讲师从烹饪原理讲解、火候精准掌控到刀工技法提升、菜品风味创新等环节进行详细讲解。
7月26日,由如东县退役军人事务局、共青团如东县委员会、如东县妇女联合会主办的“相约南黄海 缘定军旅情”军地联谊活动温馨上演。下一步,县退役军人事务局将持续探索更多元、更有效的服务形式切实为军人军属办实事、解难题,汇聚起关心国防、支持军队、服务军人的强大合力。
从战火纷飞到和平年代,军人始终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他们身着戎装保家卫国,脱下军装后仍以军人本色在各行各业贡献力量。又是一年“八一”至,让我们向全体现役和退役军人致以崇高敬意,并向服务退役军人的工作者表示衷心感谢。
近年来,如东县退役军人事务局始终坚持以退役军人为中心,紧扣军地所需、民心所向,推动各项工作提质发展。从精准落实优抚安置政策,到搭建就业创业帮扶平台;从精准保障部队需求,到深化常态拥军活动,拓展社会化拥军;从完善退役军人服务保障体系,到深入开展走访慰问等活动;从维护退役军人合法权益,到挖掘宣传退役军人先进典型……一幕幕温暖人心的举动、一项项实实在在的业绩,让退役军人感受到了“退役不褪色、离军不离党”的归属感,更让尊崇军人、关爱老兵的社会风尚蔚然成风。
思想引领铸军魂 激扬奋进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退役军人工作会议、全国双拥模范城(县)命名大会等重要场合强调,“新征程上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推动双拥工作再上新台阶”。县委退役军人事务工作领导小组(县“双拥”工作领导小组)第一时间专题学习、部署落实,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
县退役军人事务局始终将党的全面领导贯穿工作全过程、各方面,确保事业航向坚定、行稳致远。政治引领把方向。召开县委退役军人事务工作领导小组会议,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上级工作部署要求。定期总结分析工作推进情况,确保各项工作始终沿着正确政治方向前进。注重年轻干部培养,实施“青蓝结对”工程,通过“干部上讲台”“一线岗位竞茁计划”等载体搭建成长锻炼平台。深化与相关单位党建共建,凝聚起聚焦中心、服务大局的强大合力。创新驱动提质效。坚持需求导向,对照重点工作,实施创新创优项目,其中,《“七送七助”向“英雄·烈属”致敬》项目成功申报省厅创新创优项目。强化正能量宣传,2024年在退役军人事务部平台用稿5篇,省级媒体用稿33篇。培树典型铸荣光。积极培树退役军人先进典型,“老山战友”志愿服务队代表田汉华获评“全国模范退役军人”;国家电网江苏电力(如东公司退役军人)共产党员服务队入选全国1000支“退役军人守护家园志愿服务队”;划定县烈士陵园保护范围,县烈士陵园获评江苏省“省级烈士纪念设施”保护单位称号。
拥军优属暖军心 筑牢强军后盾
过去一年,县双拥办倾力服务强军兴军伟业,为驻如部队练兵备战构筑坚实后盾。倾力保障解难题。投入专项资金升级驻如部队基础设施,完成家属招待所整修、官兵食堂改造等项目;协调解决子女入学、训练器材补给等问题,全力扫除后顾之忧,将“部队需要什么就全力保障什么”的承诺落到实处。常态拥军送温暖。县主要领导带队开展“走边防、进军营”慰问,走访驻如部队发放慰问金、慰问品120余万元,覆盖官兵700余人次;落实军地互办实事“双清单”37项,为80户立功家庭送喜报、发奖金50多万元;开展“四送”(学训物资、心理健康、书香文化、厨艺培训)进军营及“走边防看亲人”活动,把温暖送到官兵身边。社会聚力拓新局。县退役军人事务局联合多部门发布教育、文旅、交通等领域优待清单,推动“15分钟拥军服务圈”提质增效;县拥军优属促进会、退役军人就业创业促进会等组织与部队结对,开展“文化进军营”“心理疏导”等活动40余场次,丰富军营文化生活。
优抚关爱聚民心 传递尊崇温暖
优抚工作,一头连着国家战略,一头系着万家冷暖。一直以来,县退役军人事务局始终把落实优抚待遇作为重要任务,用心用情用力,将党和政府的关怀送到每一位优抚对象的心坎上。精准保障筑牢根基,健康守护传递温情。全县累计发放抚恤经费、医疗救助等1.4亿元;为7225名优抚对象免费体检,安排250人疗养、275人巡诊,完成61户家庭适老化改造,解决实际困难。为130名低保退役军人增发保障金,为230名低保、特困对象办理防癌险;积极开展“四访四送”“情暖老兵”等活动,走访困难退役军人450人,发放帮扶资金22万元,让尊崇直达心间。尊崇褒扬激荡荣光,精神传承凝聚力量。县退役军人事务局主要领导带队走访抗战老兵并拍摄专题视频。联合党史办推出《最可爱的人-如东籍抗美援朝老兵口述史》,以鲜活史料赓续英雄血脉,精神激励与荣誉彰显并重,让尊崇可感可及。大力推进“为烈士寻亲”工作,成功为113位烈士找到了安葬地,特别是为鲁南战役牺牲的99位如东籍无名烈士寻找到安葬地,让他们成为有名英雄。赓续传统育新风尚,红色阵地浸润人心。联合县委组织部、宣传部、教体局出台《关于组织参观如东革命纪念馆开展红色教育活动的通知》,充分发挥烈士纪念设施教育功能。通过举办第三届社科普及基地红色场馆(专场)讲解大赛、推出红色服务“菜单”、线上全景“VR数字纪念馆”等多元化举措发展利用红色资源,丰富宣教形式,积极营造崇尚英雄、缅怀先烈的良好风尚。
妥善安置安兵心 夯实就业根基
如东县坚持以深厚情谊与务实举措,全力做好军人“后路”保障,为强军兴军筑牢坚实后盾。在安置保障方面,精心组织返乡欢迎仪式,传递家乡温暖;结合实际需求优化适应性培训课程安排,得到学员普遍认可。聚力“兵村干”能力提升,举办27名新招录“兵村干”“强素质、提技能”专题培训,赋能乡村振兴一线。发放义务兵家庭优待金、大学生入伍奖励金1300多万元,点燃青年参军热情。在安置质量提升方面,2024年,12名转业军官全部安置进入党政机关,33名安排工作退役士兵中45.5%进入事业单位;为176名自主就业士兵发放补助1550万元。在就业创业支持方面,全县域联动发力,精准实施退役军人技能培训,举办招聘会6场,提供岗位4600余个,2家军创企业获省级奖项,彰显创业风采;建成老兵再就业服务站,靶向帮助“4050”老兵及下岗转业士官再就业。这份“安置保后方无忧,就业助轻装上阵”的深情承诺与坚实行动,既稳固了军心士气,更厚植了强国兴军的根基沃土。
拥政爱民惠民生 共筑发展基石
地方与部队的“双向奔赴”,是双拥工作的生动注脚。双向的付出与守护,让军地关系如鱼水般交融,也让双拥传统在新时代不断焕发活力。驻如各部队始终牢记职责使命,在巩固国防、服务地方、践行宗旨中彰显责任担当,为深化新时代双拥共建贡献力量。
在国防教育阵地,部队持续发力。通过组织专业骨干深入学校、企事业单位开展国防教育和爱国主义宣讲,举办“军营开放日”等活动,以多元形式厚植家国情怀;国旗方阵进校园执行庄严的升旗仪式,有效激发爱国情感。这些举措有力增强了全社会的国防观念。在服务奉献领域,军民鱼水情深。部队官兵在重要节日节点,常态化走访慰问驻地困难群众和孤寡老人,开展义务理发、卫生清洁、家电维修、文艺表演等暖心服务。同时,部队积极投身社会公益,参与义务劳动、无偿献血、爱心捐助等活动,以实际行动诠释“人民军队为人民”的根本宗旨。在安全守护一线,部队忠诚履职。无论是常态化的警戒巡逻维护城市运转和社会稳定,还是坚守海域防线、严格执法、普及海上安全法规,或是消防救援队伍冲锋在火情处置、抢险救灾最前沿,并广泛开展消防安全宣传“五进”和应急演练,都切实为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和生产生活秩序筑起了坚实屏障。此外,国防动员基础不断夯实,高质量完成民兵整组、征兵任务,严格落实战备制度,组织应急力量演练,有效提升了应战应急能力。这种“你为我保家卫国,我为你排忧解难”的深情互动与双向奔赴,既巩固了坚如磐石的国防根基,也温暖了千家万户的祥和灯火,生动谱写了新时代军民团结、鱼水相依的双拥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