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2025年08月14日

上一期 下一期
第一版:要闻
2025年08月14日

录取通知书“出新”更要“走心”

阅读量:277 本文字数:1146

□ 政青

 

近期,随着高校招生录取工作接近尾声,录取通知书再次成了网友关注热点。与往年相比,各大高校更加重视录取通知书的创意设计,一封封创意满满、特色十足的录取通知书跨越千山万水送到了新生们的手中。

与君未谋面,鸿雁传书来。一纸通知书送到,承载着寒窗多年的期待,凝聚着高校的巧思与召唤。吉林农业大学推出“能吃”的录取通知书,被学生用于制作“小鸡炖蘑菇”;中国海洋大学录取通知书礼盒里有一颗南极海水吊坠,勉励新生在建设海洋强国的浪潮中成长成才;南方科技大学的录取通知书盒子下方点火后会出现校训,直接“燃”爆了……这些别具匠心、独一无二的录取通知书,简直堪称“神仙打架”。对新生来说,录取通知书是来自大学的第一份“见面礼”,收到时的欣喜之情自不待言。对大学来说,录取通知书早已不是通知新生入学的一纸普通信函这么简单,其中有新意、有深意、有“仪式感”……用心设计的录取通知书,不仅承载着对新生的关爱和期许,也传递着高校现代化教育理念,从这个角度看,一份制作别出心裁的录取通知书很有意义。

平心而论,这些年各大高校录取通知书真的很“卷”,不仅装帧制作越来越精美,“颜值”爆表,而且设计中蕴含巧思,用材也大有讲究,堪称高校综合实力的大比拼。一份精美的录取通知书,既能给即将入学的大一新生留下难忘的“第一印象”,也能将这所大学的教育精神、科教特色、校园文化等方面进行一次全面展示。与挖空心思“出新”相比,一份“走心”的录取通知书则更显得可贵。这些年,也有一些大学在这方面屡屡出错。比如,有高校录取通知书上“大学”英文单词拼写错误,还有高校把“报到”错写成了“报道”,这些错误看似只是一时粗心的乌龙,但只要一出现,就总能成为让学校尴尬的热点新闻。

在录取通知书的设计上,“出新”不等于“炫富炫技”,“精致”不等于“铺张奢靡”。高校更应该强化创意、增加内涵,而不是一味在材质、造价等方面过度追求,否则就容易形成不良的价值导向。早在去年,教育部《关于做好普通高校招生工作的通知》就已经明确要求:“高校制作录取通知书应坚持简约、节约的原则,避免铺张浪费。”比如,清华大学录取通知书附赠《平凡的世界》一书,勉励新生追随钱钟书“横扫清华图书馆”的壮志;浙江农林大学运用了自主研发的刨切微薄竹技术制作印刷录取通知书,倡导学生注重节能环保;陕西师大请老教授手写录取通知书,影响了一届届学生……可见,真正打动学生、家长和社会的,不是录取通知书多么精致华美的本身,而是它传递出的价值取向、办学思想、人文精神。

大学精神从来不是空洞的标语,而是细节处的具象表达。如果大学精神也有“容器”,那每年的录取通知书就是一个值得好好锻造的“容器”:追求“精致”“创新”无可厚非,但更应当经得起岁月的洗礼、时间的推敲,用精神之光点亮莘莘学子未来之路。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