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字号矩阵成型 7件产品构筑起“地标”产业金字塔
以地理标志为支点 撬动乡村振兴产业版图全面崛起
本报讯 (全媒体记者 万璐璐) 近日,随着国家知识产权局正式认定如东蘘荷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我县地理标志家族成员成功扩容,标志着如东在知识产权保护与特色产业融合发展上迈出关键一步。作为农业大县、海洋大县,我县正以地理标志为支点,撬动乡村振兴产业版图全面崛起。
我县独特的地理条件孕育了优质农产品。黄海滩涂为文蛤、泥螺提供天然牧场,长江冲积平原的富硒土壤滋养出颗粒饱满的如东大米,沿海湿地的生态环境成就了狼山鸡的独特风味。通过地理标志认证,平平无奇的土特产实现了资源禀赋转化,不少品类完成了从靠海吃海到品牌出海的华丽转身。
截至目前,我县已拥有如东狼山鸡、如东泥螺、如东条斑紫菜、如东蘘荷4个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认证,如东文蛤、如东大米、如东栟茶竹蛏等6个品类核准注册为证明商标,如东泥螺注册集体商标。这一矩阵覆盖种植业、畜牧业、海洋渔业三大领域,形成海陆呼应、四季有鲜的特色产业格局。国字号矩阵成型,7件产品构筑起“地标”产业金字塔。
眼下,我县正构建起地标产品+全产业链的发展模式,探寻地标产品产业化发展新模式。
以如东狼山鸡为例,近年来,我县高度重视狼山鸡产业发展,深入挖掘狼山鸡蛋的品牌价值,充分发挥其地理标志农产品和绿色食品的优势。种鸡场以如东狼山鸡地理标志农产品保护工程、江苏省农业农村标准化试点和江苏现代农业全产业链标准化基地建设为契机,通过标准化养殖+深加工+电商销售模式,不仅建立全产业链标准体系,更将鸡苗输送至重庆、陕西等地,其深加工产品如盐水鸡、烧鸡等已进入江浙沪高端商超。
如东条斑紫菜因其独特的风味成为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在国内外有着广泛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而我县产出的紫菜70%以上销往欧美市场,全县紫菜行业从业人员1万人,全行业年产值近40亿元。紫菜养殖规模、产量效益均居全省首位,产量占全国的三分之一。作为江苏省紫菜协会副会长单位,海达水产牵头制定的系列化标准,从保种、育苗到精深加工的全产业链逐渐有了“如东尺度”。2025年第五次交易会现场成交额达1.49亿元。
在文蛤核心产区长沙镇滨海村,文蛤生态净化项目+观光体验的新模式,正在将传统养殖业升级为养殖-净化-旅游综合体。项目投产后预计年处理文蛤不少于3500吨,同时开发滩涂研学、采贝体验等农旅项目,带动村营收入从300万元跃升至798万元。
此外,科技赋能也在加速产业升级。接下来,我县将凝聚分散的种植户、专业合作社以及相关加工、销售企业形成合力,依托蘘荷独特风味和健康属性,开发预制菜、调味品、健康食品等高附加值加工产品。同时,结合其独特外形和地域文化,探索发展观光农业、采摘体验等农旅融合项目,进一步延伸产业链条,让这份承载着如东水土精华与农人智慧的特色美味,走向更广阔的市场。
为破解小特产难闯大市场的困局,从2021年开始,我县正式启动了“如意东方”区域公用品牌建设,构建政府背书+企业联动+市场运作的运营体系。目前已授权78家企业、1120个产品使用该品牌,涵盖粮油、海鲜、畜禽等四大主导产业,通过如意东方打造出海新引擎。在品牌推广上实施双线突围战略:线上开设抖音店、京东馆,组织直播带货,线下在江苏省农展中心设立品牌馆,在高速服务区、商超开设6个专柜,并组织参加国际农产品展销会,推动狼山鸡、文蛤等产品进入欧美市场。
过去一年,县现场监督管理局累计开展商标保护专题培训20余场,累计培训企业300余家次,指导栟茶美食协会扩大栟茶竹蛏商标许可范围,新增授权企业2家。2023年邀请国家商标局原副局长姚坤开展专题调研,推动建立地理标志+绿色食品双认证体系,狼山鸡、条斑紫菜等产品实现从田间到餐桌的全程可追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