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三版:卫生健康

2025年09月18日
肌肉流失了怎么办?
阅读量:40
本文字数:672
肌肉流失是一个渐进的过程。30岁以后,人的肌肉开始流失,每年约减少1%~2%。等到了50多岁,肌肉力量将减弱30%。
肌肉流失不仅会导致基础代谢率下降、脂肪堆积,还可能引发关节负担加重、力量减弱、代谢紊乱及免疫力下降等一系列问题,对身体健康影响深远。
肌肉的成分中有22%是蛋白质。为此,一些人认为中老年人只要多吃高蛋白的食物,就能多长肌肉。其实,这是一个认识误区。我们每天并不需要摄入过多的蛋白质。
著名影星西尔韦斯特·史泰龙的前营养师,也是众多美国奥运会选手营养顾问的Michael·Colgan医生指出,无论你的力量训练多么艰苦,每年增长的肌肉最多为3.6千克。这意味着一个人的肌肉每天最多增长约9.5克,其中的蛋白质只有少得可怜的2.8克。
而且,光吃高蛋白食物是无法自行长出肌肉的。
30岁以后,最重要的是加强力量锻炼。进行定期的、合理的力量锻炼,比如每周2~3次的俯卧撑、深蹲,或者哑铃、杠铃动作等,能有效刺激和促进肌肉的生成。这应当成为中老年人的一种生活习惯。
我们的日常饮食中,有鸡蛋、豆类、鱼肉或者牛肉等,足够满足你每天进行力量训练的蛋白质需求。如果过多摄入高蛋白的食物,不仅是经济上的浪费,还会给身体(比如肾脏、骨骼等)带来一定的负担,反而得不偿失。所以,保持正常的合理膳食即可,不需要刻意地去增加蛋白质的摄入,甚至补充蛋白粉。
此外,还要注意多晒太阳、适量补充维生素D、减少久坐等。
如何践行膳食理论呢?我们一起来看一下营养师的建议吧!
早餐:绿豆小米粥、西红柿鸡蛋饼、凉拌豆腐皮;
加餐:水果100克;
午餐:红豆饭、西蓝花炒海虾、咸鸭蛋花生拌苦菊、蔬菜汤;
加餐:坚果20克;
晚餐:炸酱面、西瓜皮炖鲅鱼、枸杞芹菜炒香菇、木耳丝瓜汤。
备案/许可证号: 苏ICP备110305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