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2025年10月16日

上一期 下一期
第四版:国学
2025年10月16日

学会照镜子

阅读量:122 本文字数:2181

□ 顾光燧

 

镜子是现在很普遍的生活用具。一块平滑的玻璃反面涂一层水银,就是镜子。镜子古时候叫“鉴”。把一块铜板磨平磨滑得光亮照人,就是铜镜,就叫鉴。唐太宗有一段名言,第一句是“以铜为鉴,可以整衣冠”。说是整衣冠,其实是说照人,主要是照脸,照眉毛是否细黑,照嘴唇是否红润,照双腮是否白嫩,于是有了“画眉描红”和“涂脂抹粉”的词语。照镜子,照多了,想通了,也是做人。做人有学问,照镜子也有学问。

镜子照人。有人爱照镜子,有人怕照镜子。怕照镜子的人有三类。一是开始衰老的人。唐诗人李商隐在《无题》中有诗句:“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诗人怕镜中的自己又添几根白发,又添一道皱纹。二是久病未愈的人。他们怕镜中的自己形容枯槁,不成人样,吓坏了自己,还是等康复之后再照镜子吧。第三是自知面目不佳,又不情愿承认自己难看,也就学掩耳盗铃,只要自己不照镜子,别人就难觉自己长相有什么不妥之处了。脸是自己的,怕照是没有用的,云鬓改了,形容枯槁了,或面目不佳,照镜子才知衰老程度,才知病的厉害,才知丑陋何在。学会照镜子,你就学会了承认自己的不足,承认自己的缺憾,承认自己的过错,进而面对现实。这样地说,照镜子就是知错,知自己的错。再说爱照镜子的人。爱照镜子的人是些什么人?是自认为长相不错,走在人前感觉良好的人。他们照镜子是增强自我信心,涂脂抹粉是锦上添花,不认为是雪中送炭。这样的人忘记了镜子或忽视镜子的功能,是自我找错。有人会说:“我五官端正,脸上有什么过错可找?”有人会说:“我面目清秀,路人的回头率很高,谁见了不想多看一眼?”既然你五官端正,面目清秀,为什么还要画眉描红、涂脂抹粉?这画眉描红涂脂抹粉不正是说明脸上还有不足吗?不足就是欠缺。学会照镜子,就是要学会在日常生活中找自己的欠缺,不要总是感觉良好。走在路上跌了跟头,不找自己的麻痹大意的欠缺、不找腿脚不灵的欠缺,却抱怨路窄不平。说话没人要听,不找自己不看对象、不看场合的错,不找自己讲话空洞无味的错,却抱怨听众不懂礼貌,没有教养。听说有人说自己的不是,不找自己这方面确实有的欠缺,或将会有的欠缺,而是大力辩解,却说别人的种种不是。听学者讲隋炀帝。隋炀帝爱照镜子,欣赏自己的富贵之相。他没有真正学会照镜子,没有找出自己太多的过错,陶醉在享乐之中。他长住扬州行宫时,义军四起,隋将灭亡。这时他照着镜子,才知道自己的危难将至。他照着镜子说:“我的脑袋,不知落在谁的手上!”

照镜子是知错,知错要知自己的错。照镜子看自己的眼球有血丝,知道是一夜打牌的错。眼球血丝没了,经不起有人相约,又去熬夜。这叫知错不改。照镜子看到脸又胖了一圈,知道自己近日油腻美食吃得过多的错。隔了几天,又大口吃肉,大杯喝酒,这是知错不改。照镜子看到白发又添许多,知道是自己近来常为一些不如意事生气的错,心情平和不久,又为一桩小事大发雷霆,这又是知错不改。我们的错太多,知错不改也太多。有错不改,小错会成大错,大错会成为灾祸或犯罪。爱占小便宜,知错不改,没权的可能会成为窃贼,有权的可能会成为贪官。爱说假话不改,没权的可能成为街头骗子,有权的可能成为政治骗子。“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是一句歇后语。猪八戒照镜子,发觉自己不是人,知错了,就是难改猪性,贪吃、贪玩、贪色,常想着取经小组散伙,好回高老庄雄霸一方。如果不是唐僧严格要求,如果不是孙悟空一路监督,猪八戒何时能改?又如何得到西天见佛?知错要改错。知错的人不少,改错的人很少。为什么?因为知错容易改错难,因为改了又犯,犯了再改,再改再犯。共产党人提倡“自我批评,相互监督”。“自我批评”就是照镜子,知自己的错。“相互监督”就是让知错者改错,不再犯错。儒家讲“一日三省吾身”和“不二过”。“一日三省吾身”是照镜子,一天三次找自己的错。“不二过”是找到错后,立即改错,不再犯第二次同样的错。佛家讲“忏悔”。“忏悔”是照镜子,“忏悔”也是改错。真正的忏悔不是在佛前磕头说自己的过错,而是痛下决心改错,不再犯错。忏悔了,又再犯错,等于没忏悔,是假忏悔。假忏悔,欺骗的不是佛,欺骗的是自己。

我不怕照镜子,也不爱照镜子。现在我想照镜子,也看不清自己了,但我知道自己虽不算丑陋,但绝对不算俊美。我少照了镜子,自己的过错也就少了发现,多了自以为是,自以为是一个好人。好在我又有了镜子,那就是经典。听读经典,就是照镜子。照这样的镜子,我找到了自己太多的错。我贪名,总想出名做一个什么人物。我忍让不够,总时常觉得社会对我不公。我少慈悲心,伤害过太多的动物,尤其是小动物。我自以为不说假话,写过的文章常用表面事实掩盖内在的事实。事实并非都是美丽的花。有古典小说叫《镜花缘》。为什么叫《镜花缘》呢?道理很简单,理解了俗语“镜中花”,也就理解了《镜花缘》。镜中花不是真花,真花在自己手中。看镜中花,要看透,不要被表面的美丽迷惑。镜中花有真美,也有假美。《红楼梦》中跛足道人拿了一面镜子给病了的贾瑞,要贾瑞只能看正面,不能看反面。正面是真,反面是假。贾瑞看了正面,正面是自己的头骨。他不喜欢,忍不住去看反面。反面是他日夜痴想的凤姐人像。镜中的凤姐是一朵花,一朵假花。贾瑞被迷惑,因此丢了自己一条性命。跛足道人送给贾瑞的镜子叫“风月宝鉴”。“宝”在何处?宝在能鉴别真假。贾瑞不识宝,把真当假,把假当真,镜子再好也无济于事。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