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2025年10月19日

上一期 下一期
第一版:要闻
2025年10月19日

全县科技创新双月例会暨沪如产创协同发展推进会召开

阅读量:221 本文字数:1532

本报讯 (全媒体记者 吴梦凡 张家东) 15日至16日,全县科技创新双月例会暨沪如产创协同发展推进会召开,县委副书记、县长邵锋率队赴上海原能细胞集团、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等全国和行业知名科研院所学习考察。他指出,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在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上打头阵”的重大要求,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市委工作要求,进一步理清思路,明确任务,促进产业链创新链跨区域深度融合,在科技创新和沪如产创协同发展上闯新路、创特色、树品牌,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如东新实践提供强大支撑。

15日,邵锋一行前往上海观摩了原能细胞产业园,深入5G无人值守细胞库及智能装备生产线,零距离接触到了细胞科技领域的前沿技术。在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和上海交通大学,代表们详细听取中心和学校的发展历程、组织架构、功能定位、创新成果和未来规划。走进上海材料研究所和上海人工智能研究院,各式材料实验室和技术展厅,代表们现场触摸科技前沿,感知强劲创新动能。

16日会上,县科技局、发改委、如东经济开发区(高新区)、洋口港经济开发区、洋口镇主要负责人重点围绕科技招商、对接上海和产创融合推进情况以及下一阶段工作目标交流发言。

同济大学与产业集团代表共同签约“水环境治理重点实验室如东基地”4个孵化项目。上海海洋大学与洋口港经济开发区代表签约“上海海洋大学如东海洋科技创新中心”合作项目。

县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许金标主持会议,并点评全县科技创新工作。他指出,近年来,我县上下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紧扣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大要求,创新动能不断增强,平台能级持续提升,协同格局正加快构建。要围绕项目招引均衡性与存活率、高企培育基数与净增目标、研发投入强度与结构和创新平台能级提升与带动等方面不断优化产业结构、深化资源利用、完善创新生态,紧盯上海苏南,招引并培育一批带动性强的优质科创项目,坚持创新驱动,推动传统产业升级与新兴动能集聚,促进要素共享与产学研融合,打造高效可持续的科创体系。

就下一步推进科技创新和沪如产创协同发展工作,邵锋强调,必须把创新落到产业发展上。分行业、分领域组织开展在沪名企名校敲门活动,充分发挥我县在高端装备制造领域的扎实基础和优势,精准对接适配产业,推动传统产业焕新。高位谋划、迅速行动,加快与上海建立人工智能产业深度合作体系,深耕高端安防、智慧建筑等行业领域,推动新兴产业壮大。加快开展产业共建、供需对接,真正把各类园区打造成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的集聚地,推动园区能级提升。必须以招商实效推动创新。紧盯上海、苏南优质产业和创新资源,研究细化培育路径,加快集聚更多高成长性科创项目。用好金融资本招商,建好用好平台、园区、企业、基金四方联动机制,以投促引带动科创项目落地和产业集聚。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牵线搭桥作用,大力招引上海与我县优势产业相匹配的科技服务业项目。必须以良好生态支撑创新。转变科技创新引进方式,更加注重项目、产业、创新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整体部署、同步推进。突出创新人才引领,细化优化现有人才政策,探索柔性引才用才机制。建强高能级科创平台,加快推进东南大学南通海洋高等研究院如东分院建设,用好长三角国创中心南通分中心如东基地。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大力支持龙头企业牵头组建任务型、体系化的创新联合体,开展关键共性技术研发以及科技成果示范应用。必须以借力协同撬动创新。坚持规划引领,积极对接上海、苏南相关部门,全面掌握两地“十五五”重点发展方向,加快融入长江口产业创新绿色发展协同区。围绕沪如合作,清单化、项目化推进,确保合作事项落地落实,提升活动质效。不断增强创新韧劲,及时掌握新技术新产业的发展趋势,破除思维定势和工作惯性,不断提升推进沪如产创协同发展的能力本领。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