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热腾腾的饭菜 暖洋洋的心窝
——岔河镇“银龄食堂”助餐点见闻
本报讯 (全媒体记者 张予钦 朱宇晔 徐建彬) 20日,临近中午,岔河镇金悦汇的一家餐厅渐渐热闹起来。诱人的饭菜香气在空气中弥漫,窗口内,工作人员正将热气腾腾的西红柿炒蛋、红烧肉、清炒时蔬等菜肴一一摆好,色泽鲜亮,引人垂涎。
食堂里,最引人注目的是那些白发苍苍的长者们,他们或刷卡,或进行人脸识别,井然有序地取餐,脸上洋溢着轻松和期待的笑容。这是“福旺达爱心食堂”——岔河镇新设立的“银龄食堂”助餐点的一幕。为进一步健全社区养老服务网络,提升居家社区养老服务品质,切实满足老年人多样化、便利化就餐需求,岔河镇党委、政府精准施策,依托金悦汇福旺达大食堂设立了“银龄食堂”助餐点,并于近日正式投入试运营。这个助餐点聚焦解决老年人“买菜难、做饭难、就餐难”的现实困境,旨在通过“一顿饭的温度”,传递党和政府对老年群体的深切关怀。
“目前我们这个系统已经有60多位老人录入了。”助餐点负责人谢殿转一边演示着设备,一边向记者介绍:“初次录入需要老人带身份证过来,把资料填入,人脸识别一下。等后期来吃饭的时候,只需要在设备前‘刷个脸’就可以了。” 记者看到,几位老人在工作人员引导下,轻松完成了识别过程,科技的应用,为老年人的日常就餐增添了实实在在的便利。
“根据民政局相关的助餐政策,针对我们如东县户籍60周岁以上老年人进行一定的减免补贴。”岔河镇民政办工作人员陈赛友详细解读了这项惠民政策,60到79周岁每人每餐减免2元,80周岁以上老年人每人每餐减免4元。此外,低保、特困老人在此基础上还可再增加1元减免。陈赛友补充道,“爱心食堂还有一个针对老人的优惠政策,他们用餐时,两元一份的米饭也是减免的。”这些细致入微的补贴措施,有效减轻了老年人的经济负担,让实惠真正落到了他们的碗里。
正在用餐的余彬老人对食堂的饭菜赞不绝口:“爱心食堂卫生很好,口味也好,花色也多,给我们这些老年人带来很大的便利。” 他指着餐盘里的两荤一素,笑容满面。周围不少老人也纷纷点头附和,表示在这里吃饭不仅省去了自己买菜做饭的辛劳,还能吃到可口、多样的菜品,更能和老邻居、老朋友见面聊天,感觉生活多了许多滋味。
一顿简单而温暖的午餐,不仅解决了老人们“吃饭难”的问题,更承载着社会关爱与尊老温情,成为岔河镇养老服务网络中一抹亮丽的色彩。据悉,该助餐点将继续完善服务,让更多老年人享受到这一便民惠民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