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三版:卫生健康

2025年10月22日
每年体检很重要 各年龄段有侧重
阅读量:213
本文字数:695
各年龄段有哪些“必检项目”?
一、30~40岁人群:“三高”应重点关注
建议:每半年检查一次血压、血糖和血脂,肥胖者建议缩短至每3个月一次。女性应重视妇科和乳腺检查;男性35岁后,建议每1~2年进行前列腺检查。
二、40~50岁人群:心血管、肿瘤是体检重点
建议:进行心脏彩超、心电图等心功能检查,并定期做肺部CT以筛查肺癌。女性重点关注乳腺及妇科疾病,乳腺超声或钼靶检查筛查乳腺癌,人乳头瘤病毒(HPV)检测加上宫颈细胞学检查筛查宫颈癌;男性重点关注胃肠疾病,可根据需要选择做胃肠镜,筛查胃癌、结直肠癌等。
有肿瘤家族史、三代以内亲属有肿瘤病史的人,需要及早体检。
三、50岁以上人群:重点关注骨密度与血管健康
建议:定期进行骨密度检测。
警惕萎缩性胃炎、肠息肉、慢性溃疡等疾病癌变,胃肠镜检查不能少。
同时关注心脑血管疾病的筛查,如颈动脉超声、心脏彩超、心电图等。另外,做好眼科检查。
这些体检误区你避开了吗?
误区一:价格越贵,效果越好。选择体检项目应兼顾疾病筛查需求和身体承受能力。比如影像学检查方面,既要考虑能够发现自己的潜在疾病,也要考虑辐射量。例如,PET-CT能够检查出来很多肿瘤相关方面的疾病,但是价格昂贵,而且它适用于在已经发现疾病的基础上再进行筛查,在体检过程中并不适用。
误区二:身体不适才需体检。健康体检的目的是对疾病进行早发现、早干预。如果身体已经出现不适,往往说明疾病已经发展到一定的阶段,这时就不适合去体检,而是应该去就医了。体检是在自我感觉良好的情况下,定期去做的常规身体检查。
误区三:只看报告,不做跟进。体检后务必认真阅读报告,重点注意异常结果及其解释、建议与干预措施。如发现重大异常,应及时就医,进行进一步诊断或治疗。
备案/许可证号: 苏ICP备110305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