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2025年10月22日

上一期 下一期
第三版:卫生健康
2025年10月22日

秋季腹泻高发期 脾胃不适要当心

阅读量:210 本文字数:831

入秋之后,天气渐凉,秋季腹泻也进入高发期。72岁的居民李阿姨(化名)就遭遇了这样的困扰,入秋后她总觉得腹部发凉,吃了生冷水果后突发腹泻,每日水样便达8~10次,还伴有肠鸣腹痛、食欲不振等症状,精神萎靡、口唇干裂,被家人紧急送往医院就诊。

从中医辨证角度,秋季常见腹泻有三种类型。一是寒湿泄泻,大便呈清水样,伴有腹部冷痛、肠鸣,推荐饮用姜枣茶来缓解;二是湿热泄泻,大便黄臭且夹有黏液,肛门有灼热感,适宜食用马齿苋粥;三是脾虚泄泻,大便溏稀不成形,进食油腻后症状加重,可服用芡实莲子羹。

经检查,李阿姨舌苔白腻,脉象沉缓,属于“寒湿泄泻”。医生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式,西医给予口服补液盐防止脱水、蒙脱石散止泻;中医选用藿香正气散温中化湿,并配合艾灸神阙穴(肚脐)驱散寒邪,同时嘱咐她停用生冷食物,改食温养脾胃的山药小米粥。

其实,秋季成为腹泻高发季,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方面,轮状病毒等病原体在20℃以下更为活跃,在秋季腹泻中占比超70%;另一方面,秋凉之际人体易损伤脾阳,尤其是婴幼儿、老年人及慢性脾胃病患者,更需格外留意。若出现腹泻,也可根据严重程度划分情况。每日腹泻不超过3次,能正常饮水、唇舌湿润,属于“安全区”;腹泻超过3天未缓解,尿量减少50%,皮肤弹性下降,处于“警戒区”,需立即就医;便中带血、意识模糊或持续高热,则进入“危急区”,更要立即就医。

预防秋季腹泻,大家要记住以下要点。一是勤隔离,患者的餐具、毛巾应单独消毒,建议用56℃热水浸泡30分钟;二是护肚脐,睡眠时穿着护腹带,避免凉风直吹腹部;三是三熟原则,食物要煮熟、餐具烫熟、饮水烧熟;四是补菌忌抗,腹泻期间可补充双歧杆菌,但慎用抗生素,除非确诊为细菌感染。

专家提醒,日常保健大家可坚持揉按足三里穴(位于外膝眼下四横指处),以提升脾胃功能与抗病能力。每个家庭也可备好口服补液盐Ⅲ和蒙脱石散等基础药品,冰箱内生熟食物分抽屉存放,注意餐前便后洗手至少20秒,并每周坚持3次健脾胃操——平躺顺时针揉腹100圈,以增强消化系统功能。

 

(本版内容均据新华网)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