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2025年11月03日

上一期 下一期
第一版:要闻
2025年11月03日

“聚力五大行动 竞逐向海图强”系列评论之一

向海图强立潮头

阅读量:129 本文字数:1684

站上新的发展风口,如东敏锐地捕捉到时代赋予的发展机遇,以“奋力打造江苏沿海高质量发展先导区”为总体定位,亮出了“奋起直追、争先进位、不做虎尾”的目标追求。这并非一句空洞的口号,而是一次从“蓄势待发”到“乘势而上”的全面进击。

竞逐向海图强,如东正以竞进之姿擘画发展新蓝图。

 

向海!

 

如东的发展定位,源于对时代机遇的精准把握与自身优势的深刻认知。习近平总书记“走在前、做示范”的殷切嘱托,为如东指明了发展方向;省委赋予南通“打造全省高质量发展重要增长极”的使命,为如东注入了强劲动能;市委明确如东“为南通建设全省海洋产业高质量发展先行区挑重担、当先锋”的任务,“下一个万亿看沿海”,如东恰是这盘大棋中的关键落子。

面对浩荡的时代大潮,简单地跟随与模仿已不足以赢得未来。如东提出“奋力打造江苏沿海高质量发展先导区”的总体定位,这本身就是一种自我加压和格局的提升。这里的“先导”,核心在于“先行探索”与“示范引领”,这意味着如东不能满足于做现有赛道上的跟跑者,而要勇于开辟新领域、尝试新路径、建立新范式,为江苏沿海地区的高质量发展探路、闯关。

厚蕴于海,崛起于“风”“光”,这座面朝黄海的城市坐拥得天独厚的“蓝色宝库”与深水良港,这些条件是其向海图强的天然舞台。宝贵的沿海腹地和土地资源,更是为承接大项目、布局新产业提供了稀缺的战略空间。这些优势叠加,让如东有了逐梦深蓝的勇气,有了在全省沿海高质量发展中“走在前”的底气。

 

向上!

 

目标已明,追求为何?“奋起直追、争先进位、不做虎尾”,这十二个字,铿锵有力。

这并非仅仅着眼于经济总量在南通“七虎”中排位的改变,其内涵更为丰富和深刻。它追求的是一种全方位的争先,是各条线、各部门工作在全市、全省乃至全国坐标系中的对标与超越。从制造业能级提升到民生保障水平提高,从营商环境优化到城乡面貌更新,方方面面都要力争上游。

这是一种“系统性”的争先进位,通过5到8年的持续奋斗,实现发展质态的全面跨越,重塑如东在区域发展格局中的战略地位,力争在“七虎竞南通”的激烈竞争中位次前移。

“不做虎尾”彰显雄心。这既是一种清醒的自我认知——承认与先进地区的现实差距;更是一种强大的内生动力——不甘人后、勇于突破的奋斗精神。这种精神气质,是驱动如东在“十五五”乃至更长时期持续奋进的文化内核和组织保障。

“志之所趋,无远弗届”。尽管当前如东经济总量在南通“七虎”中暂处后位,但与标兵的差距正持续缩小,发展的“加速度”已初步显现,有望走出一条特色鲜明、成效卓著的“如东路径”,实现“弯道超车”。

 

向未来!

 

将“先导区”的定位与“争先进位”的目标从愿景化为现实,关键在行动,核心在落实。

结合县情特点和使命任务,如东未来发展思路凝练为“产业立县、项目为王,跨江融合、统筹城乡,港铁联动、向海图强”,三者环环相扣、互为支撑。

产业是发展的根基,项目是发展的引擎。要坚定不移以实体经济为主攻方向,以向新提质为着力点,以重大项目为突破口,聚焦新能源、新材料、新装备等主导产业,持续推动产业基础高级化、主导产业集群化、产业链现代化。

利用与上海“刚刚好”的距离,不仅要积极承接产业溢出,更要思考如何与上海、苏南形成产业互补,借力提升如东城乡发展品质,把城市建得更有水平,把乡村建得更加和美,让高质量发展成果更加可感、可及。

此外,即将到来的“港铁新时代”,更将彻底改变如东的时空坐标。应举全县之力,保障洋口港的能级提升与集疏运体系的完善,全力推动通苏嘉甬如东延伸段等关键交通工程,真正让“港铁联动”的效应充分发挥,使如东从“通得快”变为“辐射广”,从“有港口”变为“强枢纽”,真正能实现“依港而兴、因路而活、向海图强”。

“有一定之略,然后有一定之功”。如东以“谋五年、定三年、项目化抓好每一年”的工作机制,高标准高质量推进“十五五”规划编制工作,精准绘制五年发展蓝图,把中长期任务逐个分解,每项重点工作形成可操作的“三年行动计划”,推行“工作项目化、项目节点化、节点责任化”管理,确保年度目标高效达成。

手握天时地利,内具决心斗志的如东,定能秉持“先导”之志,驭时代之风,破万里之浪。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