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2020年09月15日

上一期 下一期
第二版:综合新闻
2020年09月15日

让分类工作“人性化”

栟茶镇探索垃圾收储新模式

阅读量:643 本文字数:757

本报讯 (全媒体记者 万璐璐 贾兆亮 张敏) 让垃圾日产量从50吨控制到28吨以内,让保洁员从单纯的垃圾清运工变为环保监督员……今年以来,栟茶镇利用省级农村垃圾分类试点乡镇为契机,探索垃圾收储新模式,不仅惠及了全镇居民,也让古镇开发得到了人居环境整治的有益补充。

“你到户头上去,一个保洁员包200户,200户每家每户一个垃圾桶里有两个小垃圾桶,让居民分类投放。现在不仅要收垃圾,你们还要做好宣传工作……”曹德祥是栟茶镇五位一体办公室主任,近日,覆盖全镇的农村垃圾分类试点工作已经开展,在设施和物资均已到位的情况下,最重要的任务就是把全镇的保洁员集中起来,教会他们如何“与时俱进”收取垃圾。这两天,他在3个试点村检查设施布点情况时,但凡遇到还在沿用老思想老装备收垃圾的,都忍不住要提前给他们“透个底”。

据了解,栟茶镇目前现行的农村垃圾收储模式已经沿用了10多年,随着社会不断发展,弊端愈发明显,无论是从环保角度还是从保洁员投入回报来看都亟待改进。利用全省农村垃圾分类试点这个契机,该镇探索出了一个更为高效的收储模式,不仅惠及了保洁人员,也推动了分类工作的进展。曹德祥说,过去农村保洁员工资低,年龄大,也没有什么门槛,导致垃圾收储工作效率低,根本达不到分类要求。试点工作推进后,镇上进行了保洁员队伍“大换血”,将人员年龄控制在60岁以下,工资待遇提升到每月2400元以上,系统培训后,算上各种奖励收入,月收入可达到3000元。陈湾村保洁员顾礼法在培训过后十分有干劲,目前已经购入了新式垃圾车,在日常工作中也担负起了“宣传员”的工作。

在全新的运营规划理念中,不仅要完成垃圾分类的“变革”,做到村民人人有参与,参与时时有成效,更重要的是考虑到实际参与运作的基层保洁员,通过业务能力提升、工作环境改善、工作待遇提高,让他们既当保洁员,也做宣传员和监督员,推动分类措施尽早落地见效。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